贷款欠条的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更新时间:2019-08-28 14: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诉讼时效是为了督促权利人及时的行使权利,如果权利人在诉讼时效内不行使权利,诉讼时效过了以后,不再享有胜诉权。你知道贷款欠条的诉讼时效如何计算?实为民间借贷而出具的欠条诉讼时效是怎样的?贷款欠条诉讼时效的相关法律规定吗?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贷款欠条的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一、贷款欠条的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1、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计算满3年。需要说明的是,此类诉讼案由应为基础法律关系。

  2、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债务人在约定的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条诉讼时效期间应从何时开始计算问题的批复[法复(1994)35号中》指出:“双方当事人原约定供方交货后,需立即付款,需方收货后无款可付,经供方同意写了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对此应认定诉讼时效的中断。如果供方在诉讼时效中断后一直未主张权利,诉讼时效期间则应从供方收到需方所写的欠款条之日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据此,此类欠条的诉讼时效应从出具欠条之日起开始计算。

  二、实为民间借贷而出具的欠条诉讼时效

  基于“借别人钱就是欠别人钱”的理解,很多人在向人借钱时出具的却是欠条。若欠条明确了还款期限,此类纠纷的诉讼时效当然容易计算。

  如因民间借贷出具的欠条没有约定还款期限,有人认为应按最高法院有关欠条的诉讼时效批复处理,从出具欠条之日起满2年。

  三、贷款欠条诉讼时效的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r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诉讼时效的规定督促我们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欠条的诉讼时效问题其实是属于我国的民事诉讼的管理范畴,所以要考虑欠条的诉讼时效实际上就是我国的民事诉讼时效的期限。若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登陆找法网免费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欠条没写还款日期,它的诉讼时效期是几年
欠款纠纷,诉讼时效至关重要,如果债权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不主张自己的权利,则将丧失胜诉权。
借条上有写明还款日期,讼诉时效怎么算不过期
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民间借贷,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或者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章,就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你好,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条诉讼时效怎样计算
对于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也就是没有写明还款日期的民间借贷,不受诉讼时效规定的限制,但是受最长20年保护期的限制。
贷款借条格式
贷款借条格式
借条格式
如何诉讼欠条,欠条有效期有多长?
欠条的有效期是指欠条的诉讼时效,欠条的诉讼时效不影响欠条本身的效力。只要是合法签订的真实有效的欠条无论多久,欠条本身都是有效的。时间只是确保是否超过了诉讼时效,
欠条诉讼时效
如果当时出具欠条的时候为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可认定有效。虽未有还款日期,但债权人可以随时主张权利,因未规定还款日期,债权人权利受侵犯的日期也就不确定,诉讼时效是
欠条诉讼时效
超过欠条日期多久就没有诉讼时效
欠条诉讼时效
建议及时诉讼。
欠条诉讼时效
如果你的欠条按照你的描述是真实的,没有过诉讼时效期。需要帮助可以给我电话。
诉讼应该去哪个法院起诉?
起诉去哪个法院需要视情况而定:1、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2、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3、对法人或者其
没有办理离职手续,五险一金怎么办?
辞职了之前交的五险一金,可以要求转移到新单位
但是她没有户口。她怎么能“登记”户口
你好,建议到本地户籍管理部门询问
隔壁有烟草证,我能申请烟草证吗?
你好,可以向主管单位申请办理烟草证
你好,我想咨询一个问题。
你好,请问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捡到手机失主报警了
手机掉了,报警是有用的。从法律来讲,如果手机是自己丢失的,被人捡拾到后,须支付适当的保管、查找费用,索要少量的费用是合法的,报案警方不会受理。法律依据:《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