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能够在外省使用吗

更新时间:2020-02-28 15:53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难免会去外省旅游或者出差,如果在外面受伤需要做手术,那么势必就是在就近的医院进行治疗了,那么医保卡能够在外省使用吗?医保卡如何使用?使用医保卡的事项有哪些?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医保卡能够在外省使用吗

  目前全国所有省份和统筹地区已全部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并联网运行,覆盖全部参加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人员;符合规定的省内和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实现直接结算。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指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时,只需向就医地的医疗机构支付需个人承担的费用,其他费用由就医地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后按协议约定与医疗机构结算,参保地与就医地再按月清算。

  医保卡能够在外省使用吗

  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居民需先到参保地经办机构备案,选择跨省定点医疗机构,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带上社保卡,参加新农合居民可以带身份证或者是新农合证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就可以实现直接结算。

  二、外省就医如何结算

  1、先备案:需要拿到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社保卡原件和复印件、异地长期居住证明去参保地的社保局进行备案。

  2、选定点:进行社保备案时,需要选择一个或几个定点医院。后期只有在定点医院就医,才能进行直接结算,非定点医院,还是要先垫付后报销。

  3、持社保卡就医(最关键),选了定点医疗机构后,请在医院持卡办理入院登记和出院结算。否则有可能被医院误以为是自费人员,出院时很难转为跨省直接结算的病人。

  三、哪些人群可以申请外省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1、异地安置退休人员:

  指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

  2、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指在异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参保地规定人员。

  3、常驻异地工作人员:

  指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

  4、异地转诊人员:

  指符合参保地转诊规定的人员。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医保卡能够在外省使用吗的内容,医保卡能够在外省使用,符合规定的省内和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实现直接结算。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外地医保卡可以在本交费吗?
你具体想怎么使用?请详细说明你计划的用途
外地医保卡在本地可以交吗
你具体想怎么使用?请详细说明你计划的用途
医保卡可以在省内异地使用吗?
你好,若是个人缴纳医疗保险的,应该到当地社区街道的社保服务点,或区县一级的社保局(劳动保障局)进行缴纳。
医保卡可以在外地使用吗?
第一,只要你出院了,就可以报销!而且医保卡里的钱都会重新报销给你,当然有赔付限制! 第二,医保卡是医保的个人账户,简单的来说是就像帮你建立了一张医疗专用的银行卡
医保卡可以在外地使用吗?
住院时先出示医保卡,出院时,出示医保卡结算。医保卡的使用方法: 1、医保卡使用范围:参保职工在定点医院,药店就医购药时,可凭密码在POS机上刷卡使用,但无法提取
外地的医保卡能在本地用吗
一般情况下医保卡是需要在当地使用的,异地使用医保卡的话还是需要进行申请的
生育津贴打到公司账户,会返回员工多少钱?
你好,建议与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建议到劳动局投诉,也可以起诉
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是否有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是合法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约定服务期的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一)劳动者严重违
你好实习时间必须得是6个月吗
实习期没有时间限制,但“实习期”指试用期的,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
未满十八岁可以当汽车销售吗
未满十八岁可以买车。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
刚开始是临时工,一天一结工资,说我去上班也没签合同,不能证明这是我的工资
法律分析:在员工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想要回的工资,可以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选择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的方式解决,也可以选择向当地劳动争议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