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致人身亡被上诉人心态不太好受害人亲属要写连民信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0-02-20 09:17:36
问题描述: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身亡被上诉人心态不太好受害人亲属要写连民信怎么写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82369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可以在六个月至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因逃逸致一人死亡的,可以在七年至八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交通肇事罪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使用缓刑,其条件主要包括条件:
    (1)犯交通肇事罪,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可以适用缓刑。
    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幅度,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的被告人,虽未取得谅解,也可以适用缓刑。
    (2)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的,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或者隐瞒事故真相、嫁祸他人的,一般不宜适用缓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虽然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一般也不宜适用缓刑。
    2020-02-20 09:10:12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31826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构成这一特殊的情节加重犯其要件为:  首先,行为人原来的肇事行为已经符合交通肇事罪基本罪的构成要件。
      其次,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对象是否仅仅指第一次交通肇事的被害人,例如第一次交通肇事将他人撞死,又交通肇事逃逸因而过失致另一人死亡的,是否能够按照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处理?我们认为除上述解释的情形外,后者情形也应当按照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论处,而不应简单地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同种数罪或者按照撞死多人的交通肇事罪处理。
      再次,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与死亡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因此必须考察死亡结果是否真的因交通肇事逃逸引起的抢救的不作为而发生,如果救助行为并不能阻止死亡结果的发生,或者死亡结果的发生并非交通肇事逃逸引起而是介入了一个独立的原因等,均不能认为构成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最后,虽然行为人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有意而为之,但行为人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结果的主观方面应当是过失。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有关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另外,在交通肇事逃逸过程中,由于逃避追究的动机,而放任了其他人的安全,进而将他人又撞死撞伤的,还又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2020-02-20 09:11:52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84196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或者重伤就涉嫌交通肇事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后果不严重进行行政处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2020-02-20 09:13:55
    点赞
  • 刑事案件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94346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定,  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构成这一特殊的情节加重犯其要件为:  首先,行为人原来的肇事行为已经符合交通肇事罪基本罪的构成要件。
      其次,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对象是否仅仅指第一次交通肇事的被害人,例如第一次交通肇事将他人撞死,又交通肇事逃逸因而过失致另一人死亡的,是否能够按照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处理?我们认为除上述解释的情形外,后者情形也应当按照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论处,而不应简单地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同种数罪或者按照撞死多人的交通肇事罪处理。
      再次,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与死亡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因此必须考察死亡结果是否真的因交通肇事逃逸引起的抢救的不作为而发生,如果救助行为并不能阻止死亡结果的发生,或者死亡结果的发生并非交通肇事逃逸引起而是介入了一个独立的原因等,均不能认为构成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最后,虽然行为人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有意而为之,但行为人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结果的主观方面应当是过失。
    2020-02-20 09:17:36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就是受害人亲属交通肇事逃逸致人身亡定刑建议联民信怎么写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走的法律程序,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被告态度不好被害人家属要写连民信怎么写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走的法律程序,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是被害人家属肇事逃逸致人死亡量刑意见联民信怎么写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定,  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构成这一特殊的情节加重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属于肇事后逃逸,量刑方面根据犯罪情节确定,建议委托律师处理,尽量给予较多赔偿。赔偿可要求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需具体计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构成交通肇事罪,应承担刑事责任并附带民事赔偿。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应该继续找当地交警的上级部门,施加压力,要求警方根据线索迅速破案。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家属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肇事方进行民事赔偿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王玉科律师
近期帮助 532 人
交通事故可以评定为伤残吗?
刚刚
刘斌律师
近期帮助 39692 人
您好,请问原公司注销了,现在要求签第三方合同,我不签会得到赔偿吗?
41秒前
刘同发律师
近期帮助 165325 人
有个女的老是骚扰我,经常发信息要我跟她睡觉,我拉黑她,让我给她回电话,还给我家人打电话发信息
44秒前
牛振平律师
近期帮助 22447 人
小区,我们开车把小狗压了,我们就把狗弄旁边,车开走了,车住过了两天,他们要起诉我们我们该怎么做
1分钟前
李红律师
近期帮助 6140 人
辞职提前30日口头说的,没有提交辞职报告可以吗
1分钟前
沈阳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22071 人
医院车祸住院手术费药太贵了
2分钟前
吴国公律师
近期帮助 33931 人
番禺区劳动仲裁是不是的去市桥
4分钟前
郭凯文律师
近期帮助 2867 人
我昨天晚上被打了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