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兑汇票背书转让流程2022

更新时间:2021-12-10 17: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汇票可以按照程序依法背书转让,背书就在汇票的背面签字盖章的行为,那银行的承兑汇票怎么背书转让?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2022年承兑汇票背书转让流程如下:

  1、汇票正面填写日期、收款单位名称、金额;

  2、背面写开户行名称,盖本公司财务章、法人章,并注明委托收款字样,标明日期即可;

  3、如果是委托银行收款也要背书的,背书人就应填收款银行的名称,或在背书的地方写上被背书公司的名字,然后在下面的方框里盖上公司预留银行的印鉴章即可。

  通常在票据的背面,都事先印制好若干背书栏的位置,载明表示将票据权利转让给被背书人的文句,而留出背书人及被背书人的空白,供背书人进行背书时填写。票据法一般并不限制进行背书的次数,在背书栏或票据背面写满时,可以在票据上粘贴“粘单”进行背书。背书应当由背书人签章并记载背书日期。如果未记载背书日期,视为在汇票到期日前背书。而且背书也必须记载被背书人名称。

  (1)背书转让无须经票债务人同意。在票据背书转让时,行为人无须向票据债务人发出通知或经其承诺。只要持票人完成背书行为,就构成有效的票据权利转让。

  (2)背书转让的转让人不退出票据关系。背书转让后,转让人并不退出票据关系,而是由先前的票据权利人转变为票据义务人,并承担但保承兑和担保付款的责任。

  (3)背书转让具有更强的转让效力。通过背书的方式转让票据权利,能够使受让人得到更充分的保护。票据法设计了一系列特别的制度来保障票据受让人的权利,首先,受让人只需以背书连续的票据,就可以证明自己的合法权利人身份,而无须提供其他证明。其次,受让人可以对票据债务人主张前手对人抗辩的切断,从而使其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受票据债务人与前手背书人之间抗辩事由的影响;再次,受让人可以主张善意取得

  以上就是“承兑汇票背书转让流程2022”的相关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法规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权转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内部转让,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的股权。另一种是外部转让,股东把自己的全部或部分股权转让给一个原本不
承兑汇票没有背书转让给他人
著作权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在保留其著作权人身份的前提下,允许他人在一定的条件下行使其著作权。所谓“一定的条件”除了指使用费以外,还包括对使用方式、时间和地域范围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银行承兑汇票怎么背书转让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权转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内部转让,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的股权。另一种是外部转让,股东把自己的全部或部分股权转让给一个原本不
银行承兑汇票如何背书转让盖章
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流程分为三步,银行承兑汇票背书需要加盖的章。汇票背书需要企业财务章和企业有权人的署名章。
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给个人
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流程分为三步,银行承兑汇票背书需要加盖的章。汇票背书需要企业财务章和企业有权人的署名章
商业承兑汇票怎样背书转让
按照银行和票据法的规定背书转让
承兑汇票背书错了,当中还有未背书转让。
一般有背书错的前手出具证明就可以。实在不行如果又确定没有其他争议的话可以通过其他方式
银行承兑汇票怎样背书转让
你好,在背书人处加盖单位的银行预留印鉴,在被背书人处写上你要转让的公司名称就可以了,被背书人要用签字笔填写,注意承兑汇票的背书必须连续
我的银行卡冻结了,可以去刑侦大队处理吗?
你好,可以询问清楚冻结的理由
女儿结婚了,女儿能分享村里的股份吗?
您好,这个要看村内部规定
烟草证过期两天,能续签吗?
可重新申请颁发烟草证
问一下2023年监护人补贴怎么还没有发,佛山顺德杏坛?
您好,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政策来判断的
西宁办居住证要多久才能办下来?
西安居住证一般会在15日到30日左右办下来。申领居住证,应当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本人相片以及居住地住址、就业、
离婚后两个小孩,一人一个抚养权,孩子都跟妈妈深圳户口,小孩没办法迁户口?
可以带着已经生效的离婚判决书,向孩子户口所在辖区派出所,申请孩子户口迁出。如果双方协商解决不了,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