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区别

更新时间:2018-06-29 16: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随着时代的不同,现在理财方式也是越来越多种样。很多人在选择的时候,都会比较,哪个相对会比较好一点。下面找法网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一下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区别。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区别:

  1、投资门槛

  公募基金的投资门槛为1000元,面向社会大众募集。

  而私募基金的投资门槛为100万元,面向高净值客户。

  2、产品规模

  公募基金单只基金的资产规模通常为几亿至几百亿元,股票池通常有几十至几百只股票。而私募基金单只基金的资产规模仅有几千万至几亿元。

  3、投资限制

  公募基金在股票投资上受限较多,如持股最低仓位为6成,不能参与股指期货对冲等。

  而私募基金的仓位非常灵活,既可空仓也可满仓,且可参与股票、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等多种金融品种的投资。

  4、费用

  公募基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固定管理费,由于公募基金规模庞大,每年的固定管理费便足以维持公募基金公司的正常运作。

  而私募基金的收入来源主要为浮动管理费,该费用的收取规则是私募公司在基金净值每创新高的利润中提取20%作为提成,这就意味着私募公司必须在给投资人持续赚钱的前提下才能盈利。

  5、流动性

  公募基金的流动性非常好,而私募基金的流动性则相对较差,且有部分私募基金在购买后有6个月至1年不得赎回的限制。

  6、信息披露

  证监会对于公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非常严格,公募基金每个季度都要详细地披露其投资组合,持仓比例等信息。而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较低,在投资过程中有着较强的保密性。

  7、收益风险特征

  虽然公募行业与私募行业的基金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业绩分化,但从统计到的行业平均业绩来看,公募基金只有在大牛市中会跑赢私募基金,而私募基金在震荡市与熊市中表现更加突出。

  公募基金如大成、嘉实、华夏等基金公司是证券投资基金,只能投资股票或债券,不能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不能投资房地产,不能投资有风险企业,而私募基金可以。

  以上就是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区别。虽然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在很多方面是有很大不同的,尤其是在投资理念、机制、风险承担上都有较大的差别。因此还在选择的时候,还是要慎重考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公募基金收益率多少?私募基金安全吗?
您好,一是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对投资者的发行方式有所不同。公募基金顾名思义是向公开发行,即面向全社会投资者进行宣传推广和购买公募基金的投资者是社会上的公众投资者;
如何成立私募基金?成立私募基金需要什么条件?
设立私募基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名称应符合《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允许达到规模的投资企业名称使用“投资基金”字样。 2、名称中的行业用语可以使用“风险投资基金
私募基金和投资人如何分成
私募基金设立条件流程如下: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人员达到法定人数;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私募基金登记机构,我买了私募基金,该怎么办
可以起诉对方还钱走法律程序诉讼解决
什么是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
《公司法》是公司制私募股权基金建立和运营的主要法律依据;《证券法》则规范着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渠道;《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产业升级
什么叫私幕基金和公募基金
开放式基金又称共同基金,是指基金发起人在设立基金时,基金单位或者股份总规模不固定,可视投资者的需求,随时向投资者出售基金单位或者股份,并可以应投资者的要求赎回发
私募基金是什么 什么是私募基金
《公司法》是公司制私募股权基金建立和运营的主要法律依据;《证券法》则规范着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渠道;《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产业升级
请问私募基金怎么获利?私募基金的风险大吗?
您好,私募基金通过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在募集对象上,私募基金的对象只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和公募基金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不同,私募基金这方面的要求低得多,加之政府监
在经济纠纷案件中,我想找一位权威律师
对于民事经济纠纷,一方当事人是可以委托律师向对方发律师函的。当然,律师要审查经济纠纷的合法性,并且,律师函的内容应当具有法律依据。经济纠纷通常是基于合同原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