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有问题怎么消除

更新时间:2018-06-26 16: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征信有问题一般是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说长期逾期;当然,也存在征信管理方的不当而引起的。我们都知道,征信可以说另外的一张经济身份证,在很多方面产生着影响。那么,征信有问题怎么消除呢?现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解答。

  一、查询征信记录

  征信记录的查询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所有的银行征信记录都是传到这里,许多地方还会专门设置一个办事点,来供市民查询征信记录。拿有些人身份证即可。目前,江苏、四川、重庆、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广西、广东等9个省市可直接在网上查询。

  二、分析不良信用记录的原因

  征信记录出现污点并不都是恶意欠费。就像有些人的问题就是早些年信用卡管制不严格时,被同学拿了身份证复印件去办了,而且在有些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给激活了。有些人一直不知道这件事,等有些人要买房的时候才傻眼了,欠下的年费不多,但是卡已经过期自动全部销了,卡也扔了。

  三、找到开户行

  1,如果是恶意欠费,那么你只能在接下来的时候一直保持良好的记录,来覆盖这个,才能进行贷款之类的事情。

  2,如果你跟有些人情况一样,那么就可以立马解决,前提是你得知道是哪张卡出现了问题,然后去当地开户行的总行解决这件事。

  四、提交申请

  向开户行提交申请,有些人个人的经验就是当时当着有些人的面把记录删除了,但是工作人员说中国人民银行那里的记录不可能马上更新,至于什么时候才能更新就不知道了。

  五、开具证明

  删除了这个记录之后,如果你是立马要贷款或是办事,那么你就要求银行给开具一份证明,证明这件事不是你恶意欠费造成的,这样办贷款更顺利。

  六、更新后再次查询

  有些人是在删除记录后一个月左右再去查询记录,已经消除了。而且在这之前有些人还特意去办了张信用卡,如果记录不良是办不了的,所以说现在这些记录更新应该更快了。

  七、五年后征信不良记录自动消除

  个人有不良信用记录,如果是银行的原因造成的,个人是可以向银行申请修改该不良记录的。还有就是,征信机构对采集的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五年,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计算;超过五年的,征信机构应予删除。五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征信有问题消除的方式:查询征信记录;分析不良信用记录的原因;找到开户行;提交申请;开具证明;更新后再次查询;五年后征信不良记录自动消除。一般来说征信有问题只能都能等达到一定期限,征信不良记录自动删除。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有什么办法可以消除征信问题
您好,你这边是什么原因导致失信的、。
征信记录有记录怎么消除
您好,征信是因为什么原因产生的记录,如果是欠款问题需要还款后才能恢复正常。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失信了,怎么解除能说吗?
如果失信人员符合被解除的情形的,则只需要三个工作日就会解除。例如失信人员已经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法院就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征信有问题怎么办?
作为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也可以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举报,让监督机关介入解决,全国专线是12315,解决率挺高的。如果遇到产品问题当然是先退回,如果卖家不
征信有问题要怎样才能消除
主动找贷款机构说明缘由贷款机构向人行上传逾期记录,会有一定的周期。在逾期记录没被报送人行之前,主动还款、缴纳逾期费用,你应该及时找机构说明缘由,都有机会消除逾期
父母没写赠与合同,也没转帐记录,给子女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法律分析:父母自愿赠与子女的钱是不能要回来的。因为父母的赠予行为导致财产的所有权转移给了接受赠予的子女,子女对赠予的财产享有任意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公证过的遗嘱和后立的遗嘱那个被法律承认
遗嘱公证的条件是: 1、遗嘱人应在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之时,订立遗嘱; 2、遗嘱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遗嘱的内容和形式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申请公
录音遗属有法律效率吗
录音遗嘱符合法定要件的,具有法律效力。录音遗嘱生效必须满足的条件: 1、必须由遗嘱人亲自制作,并亲自叙述遗嘱的全部内容; 2、必须请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作证;
夫妇共有财产,是否有继承财产的权利?
结婚后继承的财产若是法定继承的,则是夫妻共同财产。若是遗嘱继承并且明确只归一方的,属于个人财产;若是没有明确秭归一方所有的,则是夫妻共同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