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票承兑程序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19-05-28 16: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承兑是汇票特有的一种制度。在汇票承兑的时候出行也是很多人不大了解的,那汇票承兑程序是怎样的?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汇票承兑程序是怎样的

  1、付款人对向其提示承兑的汇票,应当自收到提示承兑的汇票之日起3日内承兑或拒绝承兑。付款人在收到提示承兑汇票时,还应当向持票人签发收到汇票的回单。回单上应当记明汇票提示承兑日期并签章。

汇票承兑程序是怎样的

  2、承兑的记载事项。付款人承兑汇票的,应当在汇票正面记载“承兑”字样和承兑日期并签章;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应当在承兑时记载付款日期。汇票上未记载承兑日期的,以付款人收到提示承兑汇票之日起第3日为承兑日期。

  3、付款人承兑汇票不得附条件,如果承兑附条件,视为拒绝承兑。

  二、汇票承兑的一般原则

  1、自由承兑原则。汇票的付款人可以依自己独立的意思,决定是否进行承兑,不受出票人指定其为付款人的限制。即使付款人与出票人存在一定的资金关系或依承兑协议,应为汇票进行承兑而未承兑,也只承担票据外责任。

  2、完全承兑原则。我国票据法第54条规定,付款人必须在持票人提示付款的当日,足额付款。通过该条的规定,可以认为我国票据法在事实上是否认部分承兑的,付款人进行部分承兑的,应视为承兑附有条件,依票据法第43条的规定,视为拒绝承兑。这在票据法上称为完全承兑原则。

  3、单纯承兑原则。我国票据法第43条规定,付款人承兑汇票,不得附有条件;承兑如果附有条件的,视为拒绝承兑,不发生承兑的效力。这在票据法上称为单纯承兑原则。

  三、提示承兑=

  1、概念。提示承兑是指汇票的持票人,向汇票上所载的付款人出示汇票,请求其承诺付款的行为。由于提示承兑的目的仅在于请求付款人就是否承担到期付款义务加以确定,所以,对于提示人的资格一般无特别要求。

  2、提示承兑的期间。

  (1)对于定日付款或者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在汇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

  (2)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提示承兑。

  3、提示承兑的法律后果。尽管是否提示承兑是持票人的自由,但其法律后果却不同。我国票据法第40条第2款规定,汇票未按规定期限提示承兑的,持票人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可见,提示承兑的效力,主要表现在追索权的保全上。

  4、提示承兑的例外。见票即付的汇票无须承兑。因为该种汇票不具备信用功能,只是作为支付和汇兑的工具而存在。持票人请求付款一旦遭到拒绝,即可行使追索权。我国使用的银行汇票,均为见票即付的汇票,因而无须承兑。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汇票承兑程序是怎样的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如果您还想了解关于汇票的相关内容,找法网小编为您推荐:

      ◆ 银行承兑汇票丢失了怎么处理

      ◆ 汇票贴现流程怎么走

      ◆ 票据贴现的种类有哪些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承兑汇票丢失?要去法院公告需要什么程序
挂失承兑汇票的程序: 1、承兑人需要去银行开票作书面挂失; 2、承兑人需要向开票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交公示催告的申请; 3、丢失的汇票有效期过后去银行办理托收的凭
商业承兑汇票如何承兑
让银行出具拒绝承兑的证明,然后向前手及出票人追索票据权利
银行承兑汇票,怎么办?
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关于民事纠纷的
民事纠纷,又称民事争议,是法律纠纷和社会纠纷的一种: 1、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 2、民事纠纷作为法律
民事诉讼的流程及相关期限规定是什么
民事诉讼流程及时间规定如下: 1、立案,立案需要确定管辖的法院,然后准备证据材料,民事起诉状,然后到法院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法院应当在收到立案申请后的7日内决定
民法典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民法典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是: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
诉讼时效中断后,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
案件诉讼时效中断的,诉讼时效应当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重新计算。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