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法关于最高额保证的范围规定

更新时间:2019-05-10 13: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在实践中,在一些交易活动中,为了增加双方的可信度,会有担保方式。担保有物或者是人。其中有个最高额保证,也就是保证人和债权人签订一个总的保证合同,只要债权人和债务人在保证合同约定的债权额限度内进行交易的保证。那么担保法关于最高额保证的范围规定?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担保法关于最高额保证的范围规定

  最高额保证的适用范围具有特定性,即可实行最高额保证担保的主债权较之普通保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也是最高额保证区别于普通保证的重要特征之一。具体体现为:

担保法关于最高额保证的范围规定

  1、不特定性

  在普通保证中,被担保的主债务是现实存在的债务,且保证合同的成立,须以主债务的存在为前提。而对未来债权为保证可谓是最高额保证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于未来之债务,无须于保证债务发生时既已现实地发生,以于将来有发生之可能性为已足。

  2、连续性

  普通保证中,主债务的发生通常是基于一个合同,而最高额保证所担保的是连续发生的一系列债务。最高额保证所担保的主合同债权是由几个连续发生的合同债权组成,各个债权之间既具备内在的联系,又可以相互独立存在。

  3、期间性

  根据债法基本原理,债务人承担债务的前提是债务的内容具有特定性。债务的内容由当事人协商确定,或者由法律规定。每一个具体的债务,都有具体和确定的标的及其质量、数量、履行期限等内容,使之特定化。

  4、同质性

  最高额保证担保的债权系列并非多个任意债权的组合,它们必须是同种类债权,产生于同一性质的法律关系,在该法律关系中债务人对债权人承担同一性质的给付义务。

  二、最高额保证的特点

  1、最高额保证所担保的债务在保证设立时可能已经发生,也可能没有发生,最高额保证的生效与被保证的债务是否实际发生无关。

  2、最高额保证所担保的债务为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债务。

  3、最高额保证约定有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最高限额。

  4、最高额保证所担保的不是多笔债务的简单累加,而是债务整体,各笔债务的清偿期仅对债务人有意义,并不影响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三、最高额保证决算期的确定

  1、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了最高额保证的存续期间,存续期间的终点,即为债权额的决算期;

  2、在最高额保证的存续期间内,债权人与保证人协议终止保证合同,保证合同终止之日为债权额的决算期;

  3、保证人行使任意解除权。在当事人对最高额保证存续期间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担保法》第27条规定,“保证人可以随时书面通知债权人终止保证合同,但保证人对于通知到达债权人前所发生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的书面通知到达债权人之日,即为债权额的决算期。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担保法关于最高额保证的范围规定、最高额保证的特点以及最高额保证决算期的确定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最高额保证合同保证诉讼时效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
最高额抵押与最高额保证
根据《物权法》、《担保法》规定:抵押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本法第三十四条所列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本法规定以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最高额保证和最高额抵押
根据《物权法》、《担保法》规定:抵押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本法第三十四条所列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本法规定以
最高额保证反担保决算期
担保需要按约定承担责任,要注意担保期限,担保数额等,反担保要注意符合法律形式。
最高额保证合同
只需以一百万为限
最高额保证合同
看贷款合同的内容来定。
合作银行做高额保证合同
用其遗产承担保证责任
他的手机里有我的隐私视频,我该怎么办?
您好!您可以收集证据报警处理
闲鱼买假货能报警吗?
可以通过平台投诉或诉讼索赔
你好,我这边12345投诉学校,被学校知道了,老师要给我记过
一、如何举报投诉学校1、投诉学校可以向当地的教育部门或者是政府其他职能部门投诉;2、投诉学校也可以拨打当地投诉电话,向教育局反映情况;3、投诉学校还可以登录当地
教师没收学生手机私自查看学生手机上的信息
法律分析:视情况而定。学校、教师没收学生手机的行为,属于对学生手机的临时占有和管理,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没收。但是如果占为已有且拒不归就是违法行为。法律依据:《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