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罪如何起诉

更新时间:2018-07-20 16: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触犯重婚罪的一方严重损害了另一方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一方是可以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身权益,以及追究对方的责任。那么,重婚罪如何起诉呢?跟随找法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重婚罪如何起诉

  重婚罪的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二、起诉重婚罪需要准备以下证据:

  1、 领取结婚证的法律婚姻:此种情况比较简单,需要的证据有结婚登记或者伪造结婚证、与他人所生小孩出生证等直接证据。

  2、 以夫妻名义同居未领取结婚证的:此种情况由于没有像上一种情况的直接证据,因此在收集证据的时候比较麻烦,具体可以收集的证据有:朋友的证人证言、婚外情一方的保证书、忏悔书等、婚外情双方同进同出的照片录像等、双方发的亲密短信等等证据都可。

  三、起诉重婚罪后能否撤诉

  基于重婚罪起诉主体的特殊性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由检察机关提起重婚罪诉讼,则属于公诉案件,作为婚姻受害方的当事人无资格提出撤诉;

  (二)由婚姻受害人自己提起重婚罪指控,则属于自诉案件,受害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撤诉,“特赦”涉嫌重婚罪的被告人。主要法律依据根据:

  1、《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根据该规定,庭审过程中,如果自诉人对被告人产生恻隐之心或原谅对方,可以撤回对被告人的指控而使被告人免受刑罚之灾。

  2、最高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63条规定:“对第二审自诉案件,必要时可以进行调解,当事人也可以自行和解。调解结案的,应当制作调解书,第一审判决、裁定视为自动撤销;当事人自行和解的,由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回自诉,并撤销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可见,即使被告人涉嫌重婚罪一审被判罪名成立,被告人不服上诉,二审法院也可以主持诉讼双方进行和解、当事人也可以自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被告人也一样可免受刑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重婚罪的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起诉重婚罪需要什么,什么关系算重婚
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行为,有时亦指因上述行为而形成的违法婚姻。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者与之
重婚罪怎么定义的法律上?女方婚内出轨并且怀孕这算不算重婚,如何起诉
法律上,重婚是指已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的或明知他人有配偶又与之结婚的行为。在一般司法实践中,只要不是以夫妻的名义、不具有时间的连续性,一般不视为重婚。具体情况找律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要告一个重婚的人怎么起诉
起诉重婚需要其到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向该法院递交起诉状。并且其起诉的原告应当是与其与利害关系的当事认,具有明确的被告,以及具体的诉讼请求与事实理由等。&l
怎么样可以起诉重婚罪?
可以到法院提起重婚罪的诉讼,也可以通过公安立案提起!
如何重婚起诉?
你需要收集对方重婚的证据材料,然后再到法院起诉。
重婚罪我怎么起诉他?
你好,提起自诉,证明另一方重婚的事实。
如何起诉重婚罪,该怎么走程序
可以到被告所在地的法院起诉,具体细节可以电话联系。
厂里面做了12年能补缴养老保险不?
您好,和单位签劳动合同了吗
公司拖欠员工工资,仲裁委员会的调解是让公司在某个时间节点结算拖欠工资。员工该怎么办?
老板拖欠员工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先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
不能领取生育津贴,该怎么办?
你好,可以到劳动局进行投诉
17可以去酒吧上班吗
法律分析:只要年满十六周岁就具备劳动能力了,是可以在酒吧工作的,当然不能从事违法犯罪的工作。十八周岁以下是未成年人。如果是不满十六周岁工作的,属于童工,有权向劳
是这样子的,就是当时面试以实际的工资架构不符,然后合同里面并没有写明工资的一个明细
法律分析:工资与面试承诺不符的,可以带劳动合同和工资条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也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劳动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