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发行股票吗

更新时间:2019-09-10 09:12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为有限公司,是由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出资设立,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全部责任的经济组织。那么,有限责任公司发行股票吗?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来详细说明一下。

  一、有限责任公司发行股票吗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由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出资设立,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全部责任的经济组织。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所称的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因为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的股权证明是出资证明书,出资证明书不能转让、流通,而且股东转让自己的出资有严格的要求,受到的限制较多,比较困难;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的股权证明是股票,即股东所持有的股份是以股票的形式来体现,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股票可以转让、流通。 有限责任公司是不能发行股票的,只有发行了股票才能叫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仅限于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债券的话就是两者都能发行了。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

  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是我国企业实行公司制最重要的一种组织形式,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其优点是设立程序比较简单,不必发布公告,也不必公布账目,尤其是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一般不予公开,公司内部机构设置灵活。其缺点是由于不能公开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范围和规模一般都比较小,难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因此,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这种形式一般适于中小型非股份制公司。

  对于创业来说,有限责任公司是比较适合创业的企业类型,大部分的投融资方案、VIE架构等都是基于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设计的。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从中,我们可以得知,有限责任公司是不能发行股票。若是你还有其他的法律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上的在线律师,他们会为你详情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上市公司首次发行股票的数量有相关的限制吗?
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在新公司法中被称为股份转让,分为记名股票的转让和无记名股票的转让。对于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公司不得在法定限制之外设定意定限制。上市公司股权转让
上市公司首次发行股票的数量有没有限制
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上市公司相对于非上市股份公司对财务批露要求更为严格    2、上市公司的股份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中挂牌自由交易流通(全流通或部分流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有限公司是什么意思
有限公司是什么意思
企业法律顾问
公司涉嫌擅自发行股票债券,员工以涉嫌擅自发行股票债券罪被批捕,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吗?
取保候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要经过执行关机关批准。执行机关一般是所在地的派出所。 法律依据: 1、 《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 被取
你好:股份有限公司才能发行股票,责任有限公司不能发行股票,有限公司企业集资入股算违规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五十条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 (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
生物科技公司 众筹 发行股票 合法吗
不合法的。。。。。。。
公司创立之初是可以发行股票吗?
股票上市与公司股份不同
军训期间教官能否辱骂、体罚学生?
你好,建议先报警,是否构成犯罪看后果情况
未成年人被父母赶出家门怎么办?
可以提起诉讼,要求其履行赡养义务
河南郏县2024年的种地补贴钱目的是多少?
包括青苗、地上附着物、土地补偿等,具体标准到当地政府询问
阜新询问律师多少钱费用
法律分析:要多少律师费,可以由当事人进行协商确定,所以具体的数额,请自行与律师协商。一、按计时收费方式收费的收费标准:200-3000元/小时。二、按计件收费方
四会居住证如何办理
法律分析:可以办理4类居住证业务,包括合法稳定就业居住证办理,合法稳定居住居住证办理,连续就读居住证办理,投资创业、引进人才居住证办理。法律依据:《居住证暂行条
因生活环不习惯,原来她学籍也没有转过去,可校长说班主任不接受,其它班主更不接受
常见处理方式:首先,与学校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拒收的具体原因,尝试解决。其次,若沟通无果,可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情况,请求协助。最后,如仍无法解决,可考虑法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