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产权如何进行赠与过户

更新时间:2020-08-12 17: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房屋的赠与情形经常发生在亲人之间,例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房屋赠与,房屋产权赠与是指房屋产权人在世的时候,将房屋产权赠送给他人的行为。那么房屋产权如何进行赠与过户?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房屋产权如何进行赠与过户

  房屋产权赠与是指房屋产权人在世的时候,将房屋产权赠送给他人的行为。房屋产权人的夫妻双方带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房产证、土地证和受赠方带身份证、户口簿及受赠人与赠与人的关系证明到当地公证处办理房屋产权赠与公证,然后再由双方带上述手续和房屋产权赠与公证书到当地房屋产权登记部门办理房屋产权赠与过户,注意非直系亲属之间的赠与在办理过户时房屋产权登记部门收费时视同房屋买卖

  房屋产权如何进行赠与过户

  二、房屋产权赠与过户需要哪些材料

  1、公证处需要:赠与方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房产证、土地证;受赠方带身份证、户口簿及受赠人与赠与人的关系证明;

  2、房管局需要材料同正常过户基本一样只不过还需要公证书原件一份。

  三、房屋产权赠与过户费用是怎样的

  房屋产权赠与的费用包括:

  1、契税:按房价3%缴纳;

  2、土地增值税:按房价1%缴纳;

  3、所得税:按房价1%或房屋原值-房屋现值差额20%缴纳(房屋原值一般按上道契税完税额计算);

  4、房屋产权登记费:80元;

  5、房屋评估费:按评估额0.5%缴纳;

  6、公证费;按房价2%交纳查档公证费房。

  法律规定:

  《物权法》第二十二条:不动产登记费按件收取,不得按照不动产的面积、体积或者价款的比例收取。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会同价格主管部门规定。

  《物权法》第六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

  《物权法》第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房屋产权如何进行赠与过户的内容,需先到当地公证处办理房屋产权赠与公证,然后再由双方带上述手续和房屋产权赠与公证书到当地房屋产权登记部门办理房屋产权赠与过户。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拿着遗嘱可以房屋产权过户
根据房管部门的要求处理。一般需要公证遗嘱。如果权属人在世,建议当面以赠与方式过户
房屋产权过户需要哪些东西
房产过户需要的材料有当事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和房产证、房屋过户申请书以及其他必需要提供的材料。如果已经结婚的需要提供结婚证,已经离婚的要提供离婚证或法院准予离婚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房屋产权过户需要哪些材料
房产过户需要提供以下材料:当事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和房产证、房屋过户申请书以及其他必需要提供的材料。如果已经结婚的需要提供结婚证,已经离婚的要提供离婚证或法院准予
房屋产权过户费用2017
继承房产过户是指通过继承获得的房产,去房屋权属登记中心办理的房屋产权变更手续,那么继承房产过户费用是多少呢房屋继承程序需要经过房屋评估,继承公证以及申请产权登记
赠与房产怎么过户,母亲把房产赠与儿子,怎么过户
你好,我是找法网丁进军律师,你需要到公证处办理公证。
老婆半夜转走我的钱怎么办
对老婆半夜转走钱的情况,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和诉讼。首先尝试与对方沟通,了解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若协商无果,可考虑邀请第三方调解;如问题依然无法解决,则可
婚后父母出资购房离婚如何分割
婚后父母出资购房,离婚分割看情形。若婚后出资无明确赠与一方,则为共同财产,协商或诉讼分割。若婚前出资且登记一方名,则为个人财产;登记双方名,则共同处理,可协商或
如果怀孕了男方不想承担打胎费用怎么办
女方可协商、调解或诉讼要求男方承担费用。协商是首选,快速且成本低;调解可通过第三方介入,更公正;诉讼是最后手段,需走法律程序,但效力最强。
这是我老婆发的信息,我就是想知道她是从哪个省发出来的
担心安全时,可尝试联系她亲友了解情况。若情况紧急,可报警并提供相关信息,警方会协助查找。选择处理方式时,需权衡隐私与安全的平衡。
发现和父母没有血缘关系,需要付什么法律责任
无需直接法律责任。但若有抚养或赡养纠纷,可:1.协商解决,达成共识;2.调解处理,寻求第三方协助;3.提起诉讼,通过法律判决解决争议。具体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