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以为被发现,问:A的行为是构成犯罪预备、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未遂?应如何处罚?

更新时间:2020-01-04 21:34:28
问题描述:
A,男,云南人,无业游民。为了过一个好年,1月的一个漆黑的晚上,A来到一家烟酒店,偷偷地用随身带来的工具将烟酒店的影:弄坏。正要翻身进入时,警车声响,A以为被发现,赶紧抽身逃跑。事后才知道,原当时正好有一辆巡逻警车经过,每隔一段时间,警车就自动鸣笛。问:A的行为是构成犯罪预备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未遂?应如何处罚?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71440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犯罪未遂的应该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免于起诉
    刑法》对犯罪未遂的处罚规定:第二十三条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0-01-04 21:22:45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37766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犯罪行为一定构成刑事案件
    犯罪则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
    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
    第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上述特征是确定任何一种犯罪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条件。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犯罪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2020-01-04 21:30:26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80219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到犯罪终止前都可以发生犯罪中止。
    其要点是:可为而不为,即如果犯罪人继续下去是完全可能、可以的,而是犯罪人没有继续。
    第一,自动放弃。犯罪人主观上放弃。
    第二,要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比如说,故意杀人,至半死状态下,于心不忍,决定放弃,这时必须把人救活,才算中止,如果是没有去救或者没有救活,中止都不能成立。
    第三,要区别成立犯罪行为的因果关系,以准确的确定是否为犯罪中止。
    2020-01-04 21:31:44
    点赞
  • 刑事案件律师团队官方
    已帮助186424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  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  犯罪中止特征: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第一,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第二,中止行为既可以作为的形式实施,也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第三,中止行为以不发生犯罪结果为成立条件,但这种结果,是行为人主观追求的和行为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这里的犯罪过程,包括预备犯罪的过程、实行犯罪的过程与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不在这些过程之内实施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行为。  
    (四)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2020-01-04 21:34:28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三.李某深夜潜入保险室,问:1.李某盗窃未遂属于那种?属于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2.李某将保安打晕的行
在认定盗窃预备时,应当注意划分盗窃预备与盗窃未遂的界限。由于解释没有规定盗窃预备的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把盗窃预备作盗窃未遂处理。如被告人丁某携带冲击钻欲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强奸罪预备行为和实行行为的界限是什么?还是犯罪既遂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既遂?
为在审理民事侵权案件中正确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解释: 第一条 自然人因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小王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请问小李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
一:犯罪中止。二:犯罪中止。三: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望采纳。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问甲的行为是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未遂?
属于犯罪中止,雷响不足以影响其行为,其为主观上自动中止犯罪.应减轻或免除处罚.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告人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未遂?
你的问题已回复过,请不要重复发问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告人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未遂?
我认为属于犯罪预备,因为两人未开始实施抢劫行为。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殴打,殴打者逃跑
这是需要结合案情来确定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缓刑晚上电话会不会抽查
缓刑司法所晚上可能会打电话,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会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且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服从监督,严格遵守考察机关的相关规定;司法所会通过多种形式对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派出所说没有案底该怎么解决?
你好:要追究责任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客人跑了几百块钱可以通过报警找回来吗?
建议报警处理,由警方调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刑事案件现已经到了法院阶段
好,刑事案件现已经到了法院阶好,刑事案件现已经到了法院阶N
全部15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1分钟前
李军律师
近期帮助 56097 人
我需要律师帮我写一个委托书。
2分钟前
赖启徇律师
近期帮助 6495 人
在写真店付了定金签了合同,现在想换个费用少的套餐可以吗
2分钟前
魏涛律师
近期帮助 73507 人
很离谱,然后一直拖着不给我,箱子都打开了里面的东西也翻动了,可以立案吗,可以给予我一定赔偿吗
3分钟前
纪蓉蓉律师
近期帮助 113 人
然后无力偿还一年多了,我想问一下开发商这种行为现在拿不出还开发商的钱了怎么办
3分钟前
韩玉红律师
近期帮助 30170 人
对方醉驾逃逸,造成伤害,已处理完毕,但对方改为被判刑!能不能二次住院治疗,找对方赔付
3分钟前
左杰律师
近期帮助 7394 人
多次家暴想离婚。没有共同财产。对方是被执行人。共育一个男孩。
4分钟前
甘阳律师
近期帮助 1480 人
借钱不还,联系不上
5分钟前
徐翔律师
近期帮助 13204 人
我老公去世了,身份证和手机都被他爸拿去了,因为老公是脑出血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