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父母或者亲朋包庇自己的亲人躲避刑罚的追究。比如,时常发生的悲剧是母亲包庇儿子所犯的强奸罪,最后母亲作为包庇罪进行处罚。那么,包庇强奸罪的量刑怎么样?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包庇强奸罪量刑怎么样
首先,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可见,“任何”之中也包括亲人举报。生活中很多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殊不知,溺爱不是爱,是将孩子推向深渊的原罪。因此,发现亲人朋友触犯法律,应当第一时间报警,这才是对他最好的保护。
其次,“窝藏、包庇罪”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住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刑法》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也就是说如果父母明知孩子犯罪,继续把孩子藏起来、给他钱,或者帮他跑路逃到国外去或作假证明包庇的,将会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包庇强奸罪的认定
包庇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包庇犯罪的人的行为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包庇罪的主体,独立构成包庇罪,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犯罪分子本人不能成为包庇罪的主体。犯罪分子在犯了罪以后,往往自行隐避或者毁灭、伪造证据,逃避司法机关的搜查、追捕,虽然说这种行为也必然妨害司法机关对刑事案件的刑事追诉和刑罚执行活动,其实,犯罪分子的这种行为仍然包括在行为人先行实施的行为所构成的要件之内,不具有单独评价意义,只有当行为人后续实施的行为不能为先行行为构成的犯罪所包括,才具有重新的评价意义,构成新的犯罪。
2、共同犯罪人相互之间不能成为窝藏、包庇罪的主体。 共同犯罪即二人以上共同犯共同故意犯罪,如果共同犯罪的行为人相互包庇的,不单独构成包庇罪,而应按共同犯罪处理。
最后找法网小编还是要提醒以下大家,如果自己的亲人犯强奸罪或其它,必须积极向公安机关报案,不得有隐匿、窝藏等行为,如果有包庇行为的,妨碍了司法秩序,会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