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行为与伤情因果关系

更新时间:2020-10-26 15: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凡是有因必有果,被害人的人身损害一定要是行为人的行为所导致的,只有这样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才存在因果关系,才可以认定犯罪情形。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故意伤害行为与伤情因果关系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故意伤害行为与伤情因果关系

  犯罪是主客观的统一,任何犯罪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其中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即某种犯罪是通过什么样的行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对刑法所保护的犯罪客体进行侵犯,以及这种侵犯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也称为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某种意义上,在犯罪构成四大要件中,犯罪客观方面是犯罪构成的核心,犯罪客体只有通过表现于外部的危害行为才会受到侵犯,犯罪主观方面只有外化为犯罪客观方面才能为人所认识并具有法律意义,犯罪主体则只有实施了一定的危害行为才成为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都是说明犯罪客观方面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严重程度的事实特征。因此,犯罪客观方面在犯罪构成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在犯罪客观方面中危害行为与危害后果是什么样的因果关系,直接决定着罪与非罪、罪重与罪轻。

故意伤害行为与伤情因果关系

  在我国刑法学界,对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历来争论激烈,争论的焦点在于因果关系是否仅指必然的因果关系,还是既包括必然因果关系,又包括偶然因果关系。所谓必然因果关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危害行为必然地、合符规律地不可避免地要造成危害结果。这种危害结果正是危害行为规律性发展而致。所谓偶然因果关系,是指某种行为本身并不包含产生某种结果的内在必然性,但在行为的发展过程中,偶然地同另一个因果发展过程相交错,而由另一个原因直接引起了某种危害结果,前一行为与最后的结果之间就存在偶然的因果关系。

  必然因果关系说仅承认必然因果关系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或条件。而偶然因果关系说认为刑法中不仅存在着作为基本形式的必然因果关系,也存在作为补充形式的偶然因果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也可成为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或条件。故意伤害罪中伤害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与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二者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但究竟哪一种观点正确呢?本文的目的就是从故意伤害罪这一特殊中进行探讨,以小见大,期望对审判实践有一定的帮助。

  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在引起后果的原因中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之分,主要原因对结果的发生是决定性的,具有必然性;次要原因对结果的发生是非根本性的具有偶然性;主要原因决定结果的性质,次要原因只是对结果产生量的影响。故意伤害罪中伤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也符合这一规律。故意伤害罪是结果犯罪,只有出现了轻伤、重伤或死亡的损害结果,才发生故意伤害案件,才寻找产生结果的原因,追究引发原因的行为实施人。轻伤、重伤、死亡是一系列渐次加重的损害后果,有结果必然有原因,引起损害后果的原因一般来说都有是多种多样的,可分为主要的原因、次要的原因,直接的原因、间接的原因,必然原因、偶然原因。

  只有当被告人的伤害行为成为众多原因中的主要原因,合符必然地引起损害后果,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才能认定该被告人构成了故意伤害罪,也就是故意伤害罪中的行为应当是结果的直接必然原因,而不是间接的偶然原因。分析伤害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其目的就在于弄清伤害行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是否是主要原因,是否是具有必然性,是否起决定性作用。如果能够认定伤害行为成为引起损害后果的主要原因,那就可以确定故意伤害罪的性质,而作为伤害行为以外的,对损害后果有一定影响的次要原因则成为影响量刑的因素。

  二、故意伤害罪的特征是怎样的

  1、犯罪嫌疑人侵害是他人的身体权,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一般不认为是犯罪。如打架时,打伤他人的,就是侵害他人身体权的表现。

  2、犯罪嫌疑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3、犯罪嫌疑人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通常是指年满16周岁的正常人。但需要注意的是,已满14周岁末满16周岁的自然人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4、犯罪嫌疑人主观上是故意或过失造成。

  三、故意伤害罪中不同的损害后果与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即伤害行为造成了人的健康受到损害。根据被害人身体健康损害的程度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确定了轻伤、重伤、死亡三种情况,并规定了对构成了故意伤害罪的被告人不同的量刑事幅度。

  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重伤是指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由于不同的损害后果规定了差异非常大的刑罚标准,因此查清伤害行为造成何种损害后果十分重要。对伤害行为的认定,可以根据被告人口供、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证据进行判定,对于损害后果法律专门规定了轻、重伤标准,由法医鉴定人据以评定,还包括对死亡被害人的死亡原因认定。

  有结果就必然有原因,在故意伤害罪中这个原因应当是伤害行为。但并非有伤害行为,有轻、重伤或者死亡的后果,就简单将二者联系起来认定被告人构成了故意伤害罪,还得详察伤害行为与轻、重伤或死亡后果的因果关系,是否伤害行为是引起轻重伤或死亡后果的直接的、必然的、主要的原因。如果是,还要注意影响这些结果的次要原因,在量处刑罚时充分考虑,以做到使被告人罪责自负、罪行相适应。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行为人故意伤害的行为与被害人人身损害的结果必然存在因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认定行为人为故意伤害。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故意伤害行为与伤情因果关系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在工厂发生故意伤害行为
因故意犯罪造成伤亡是不能算工伤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故意犯罪;自残或者自杀;醉酒或者吸毒;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应当
故意伤害的违法行为案件
具体什么情况呢,您被人伤害了吗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故意伤害行为 行政处罚
故意伤害罪的处罚标准可细分为,一般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则处三到十年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
故意伤害行为的民事处罚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
故意伤害行为和盗窃行为如何认定和处理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举个例子,刑法 第一百二十七条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
这构成故意伤害行为吗
主要看伤情鉴定的结果,派出所也是依据这个做是否立案的决定。 伤情不严重的不立案的,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其赔偿各项人身损害损失。
此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
报警处理,依法追责。建议携带材料当面咨询律 师。
他的行为是故意伤害吗?
属于故意伤害,可以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民事赔偿部分具体数额需要结合你的伤情及其他相关指数确定。 如需进一步帮助,直接联系南京丁正东律师。咨询不收费 !名字下方有
非国家工作人员什么罪
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罪名主要有贪污罪、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国家工作人员包括一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公职人员
你好我的驾照在注销期间驾驶机动车被抓拍会有什么处罚
驾驶证注销后驾驶机动车的处罚:由公安交管部门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驾驶证注销后驾驶机动车的,属于无证驾驶的情形。一般被注销机动车
死缓是死还是不死
死缓不是一定死不了。如果犯罪分子在死缓期间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
嫖娼交了保证金,当天放了,后期还会拘留吗
你好,为什么会被拘留?是行政拘留还是刑事拘留
某人犯间谍罪被判无期徒刑,属于严格执法还是公正司法?
法律分析:间谍罪最高可处无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条有下列间谍行为之一,危害国家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
检察官说不逮捕。
法律分析:不予逮捕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被拘留的人不涉嫌犯罪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涉嫌犯罪且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