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超过正当防卫限度如何处理

更新时间:2019-10-11 15: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正当防卫不仅是防卫权,而且是维护社会利益的法律行为,立法上开始对正当防卫进行一定的规制。想必很多人都想要了解,明显超过正当防卫限度如何处理?正当防卫构成有几个条件?哪些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明显超过正当防卫限度如何处理

  一、明显超过正当防卫限度如何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二、正当防卫构成有几个条件

  1、必须是针对不法的侵害行为;

  2、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实际存在的,不是防卫人主观想象或推测的;

  3、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正在进行的;

  4、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共、本人或他人的权益;

  5、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实施;

  6、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

  三、哪些情不属于正当防卫

  1、打架斗殴中,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两人及多人打架斗殴,一方先动手,后动手的一方实施的所谓反击他人侵害行为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2、对假想中的不法侵害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假想中的侵害行为就是自己靠想象力想出来的,正当防卫的不法侵害必须是在客观上确实存在,而不是主观想象的或者推测的。

  3、对尚未开始不法侵害行为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正当防卫是要对方实际有不法侵害的行为攻击你了,你才可以进一步开展正当防卫维护自己。

  4、对自动停止,或者已经实施终了的不法侵害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如果说对于行为已经实施完的侵害行为还去防卫的,那么,自己不是在防卫,而是在实施侵害了。

  5、不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者本人,而是无关的第三者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谁打你,你防谁就是正确的,如果最后防了其他人的就不算了。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明显超过正当防卫限度如何处理、正当防卫构成有几个条件、哪些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的内容。希望上文的的内容会有所帮助。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我们的律师会对于疑问进行专业的咨询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正当防卫限度的确认
正当防卫限度的确认
正当防卫限度
如何认定正当防卫限度?
你好,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是是否超过必要限度,而这必要限度就是你朋友对对方的伤害和你朋友获得的益是否适中,如果伤害太过分那就是防卫过当,如果只是有一点点过而
我的车抵押了,我找到了车能开回来吗?
你好,可以收集证据诉讼维权
玉林请个律师起诉费用是多少
律师费由请律师的一方出,但是在民商事案件中,当一方成为被告以后,该方聘请律师为其辩护并且胜诉原告的话,可以要求原告支付这笔费用(法律支持一方当事人偿付他方当事人
请问一下,当兵的条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当兵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年龄:对于男性来说,需要在当年的12月31日年满18岁,不超过19岁,大专以上文化不超过22岁,对于女性来说,需要在当年的
金昌找律所咨询收费标准
法律分析:根据经济条件的不同,各地收费的标准是不一致的。目前这种法律文书估计要200元以上。为委托方出具律师函或法律意见书,根据相关事务难易程度、使用目的、工作
想外地父母投靠北京子女落户的相关政策,您这边了解吗。我想知道如何办理
一、北京子女投靠父母落户条件有哪些1、北京子女投靠父母落户条件如下:(1)全日制专科紧缺专业,35周岁以下;(2)具有地市级以上人事部门颁发的中级职称及以上;(
我的一位朋友是外地农村户口能一次性补微社保钱吗?
法律分析:社保指一种社会保险或保障机制,具有强制性,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保障。然而在社保缴纳过程中,一些人会因为某种原因中断缴费,但又为了获取完整的社保时间段,
一线员工50岁社保未缴满,公司应不应该继续缴
你好,若单位没有给员工办理社保的,建议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收集相关证据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