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考验期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更新时间:2021-01-22 17: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被判处刑罚之后,只要用心悔改、接受改造,也还是有可能获得假释的,对于依法批准假释的罪犯会有一定的假释考验期,在驾驶考验期内罪犯会处于公安机关的监视之下,那么,假释考验期从什么时候开始算?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假释考验期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我国法律规定,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

假释考验期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二、假释考验期由谁来负责执行

  1、根据《刑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

  2、根据《刑法》第八十二条、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应当遵守下列程序:

  (1)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的建议。

  (2)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收到假释建议书后,应当组成合议庭对假释案件进行审理,要重点审查罪犯是否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

  对符合法定假释条件的,裁定予以假释。

  三、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怎么处理

  1、如果假释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无论所犯的新罪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是重罪还是轻罪,都要撤销假释,对新罪作出判决,将新罪所判处的刑罚与前罪没有执行完的刑罚,按照刑法第71条规定的数罪并罚原则,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2、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如果发现假释犯在原判决前还有没判决的罪,而且没被判决的罪没有超过追诉时效,也应当撤销假释,对没有判决的罪作出判决,将未判之罪所判处的刑罚与前罪处的刑罚,按照刑法第70条规定的数罪并罚原则,决定应当执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罚,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3、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假释犯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没有执行完毕的刑罚。

  4、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假释犯遵守关于假释的各项规定,没有以上所说的三种情况,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应当公开予以宣告。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假释考验期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的相关内容,假释考验期一般从假释之日算起,假释考验期一般就是没有执行完的刑期,不管是在假释考验期内还是已经重获自由,一定要好好做人,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被申请假释出来了,那么假释考验期是多久?在假释考验期内谁承担监管?
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由该犯罪分子户口所在地或者常年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监督执行。
假释考验期满之日,算假释考验期吗?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假释考验期,从()起计算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
假释刑期过半,从那天开始算
假释考验期,假释是对符合假释法定条件的犯罪分子附条件的提前释放,在刑期执行完毕之前对获得假释的罪犯制定一定期限的考察,这段期限就是假释考验期。   根据《刑法》
假释考验期算不算刑罚执行
你好,假释期间可以出门的,但要经过执行机关的批准,不能擅自离开,同时在假释期间也要表现良好,服从相关机关的监督,不能为所欲为,否则会再次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的手机被偷了!我怎样才能让他补偿呢?
财物被偷首先应当报警处理,警察抓到小偷后根据所偷数额决定是否立案,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要求小偷赔偿所偷数额,协商不成可以通过附带民事诉讼请求损失赔偿。《中华人民
朋友骗我,让我把我的车做抵押,构成诈骗
你好:可以起诉解决看证据了
盗窃价值1万多东西判刑几年?
应当是3年左右。具体量刑看情节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
可以查询朋友的刑事判决书怎么判的吗?
刑事判决书可惜向被告人的近亲属送达,所以作为朋友可以向其家人了解判决情况。另外根据法律规定,承包法官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专门人员应当在裁判文书生效后七日内按照本规
上海接收外地缓刑人条件有哪些
异地缓刑司法所接收条件为:(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