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试用期算工龄吗

更新时间:2020-05-27 11: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所谓工龄主要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者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而试用期指的则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互相考察对方是否符合自己的一个期限,那么事业单位试用期算工龄吗?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

  一、事业单位试用期算工龄吗

  试用期内,劳动关系虽然处在非正式阶段,但依然是以工资收入作为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符合计算工龄的要件。因此,劳动者试用期间的工作时间,应当计算连续工龄,并应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事业单位不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而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还新兴了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举办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试用期算工龄吗

  二、事业单位有哪些特征

  1、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2、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所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但它却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同类事业单位之间也不能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对于行政区划内的其他部门或个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它只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向社会提供诸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专业性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事业单位试用期算工龄吗的相关内容,试用期内,劳动关系虽然处在非正式阶段,但依然是以工资收入作为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符合计算工龄的要件。因此,劳动者试用期间的工作时间,应当计算连续工龄,若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登陆找法网免费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试用期是否算工龄呢?
试用期算工作经历。试用期期间,用人单位已经开始用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也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并且双方还需要签订试用期的合同,所以员工在该段时间内的经历算工作经
试用期签定劳务派遣期间合同,转正后,算企业工龄吗
需要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包括合同期限内。 不超过3年期限的合同,试用期不能超过2个月。 试用期内双方都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事业单位试用期不满一年算工龄吗?
关于职工权益的问题属于劳动局管辖,劳动工龄问题一般先咨询劳动局,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直接起诉解决。
事业单位买断工龄
直接咨询人社局社保中心。。。
事业单位工龄认定
可申请劳动仲裁
事业单位买断工龄
温馨提示:回答按工龄买断“是前几年上一轮改革国 企时的一种特殊办法,它有个前提,是因为前几年国 有企业员工在“终身制”前提下,g家长期并未随工资发足职工的
事业单位工龄工资
请咨询人事局。
微信被法院冻结,执行案件无法查询
可以解冻,前提是你要解决你的官司问题,微信被法院冻结一般都是在法院强制执行阶段,如果你不能解决,只能在六个月以后自动解冻后再试试能不能用。但是法院也会继续延期强
女儿的户口和母亲在一起。可以把户口迁回父亲的原籍吗?
将户口迁回原住地程序:1、向迁入地派出所提出申请;2、迁入地派出所同意迁入;3、向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迁出申请;4、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户籍证明;5、持户籍证明
公安局能冻结银行卡吗?
看看具体情况才能判断
在国内使用ins犯法吗
你好,这边是什么情况呢
你好,你帮我看一下犯罪记录
法律分析:可以。犯罪记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案底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与相关国家
广铁集团2024年退休人员丧葬费是怎么算
法律分析:1、丧葬费:1995年10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期间,企业退休人员死亡后发放丧葬费标准为1500元,由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支付。2008年9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