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考验期有什么情况

更新时间:2023-02-06 18: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缓刑考验期的情况是,缓刑考验期自判决确定之日起开始计算。在考验期内发现新罪的或者发现之前还没有被判决的罪名的,应当撤销缓刑。考验期满没有违反规定的,原刑罚不再执行。

缓刑考验期有什么情况,缓刑考验期内犯罪会构成累犯吗

  一、缓刑考验期的情况

  缓刑考验期的情况如下:

  1.被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

  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

  3.被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认真遵守各项规定的,考验期满,原判不再执行。

  4.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

  5.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

  6.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二、缓刑考验期内犯罪会构成累犯吗

  缓刑考验期内犯罪不构成累犯。

  罪犯在缓刑期满后一般是认为不再执行原判刑罚,这与成功的假释结果不同。此时,由于已经代表不再执行原判刑罚了,因此即使在五年之内再实施故意犯罪的,也不会构成累犯。但如果是假释的话,那么就会构成累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 【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第六十六条 【特别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三、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的规定

  找法网提醒您,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缓刑考验期多久
缓刑考验期期限法律规定是多久要根据案情来确定。缓刑考验期限,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缓刑考验期的长短以原判刑期长短为依据,可以和原判刑期时间相等;也可以适当长于原判刑期,但有封顶,最长不超过原判刑期一倍。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缓刑考验期注意事项,缓刑考验期需要注意什么
缓刑考验期期间的注意事项有:<br/>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br/>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br/>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br/>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br/> 法律依据:<br/> 《刑法》第七十五条<br/>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br/>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br/>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br/>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br/>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缓刑就是缓刑考验期吗
缓刑的考验期规定是: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没有法律规定的违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br/>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br/>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br/>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br/> 第七十六条<br/>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缓刑考验期结束后发现考验期犯罪
一般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在缓刑考验期之内不犯罪,缓刑考验期满后,还是要坐牢改造的
缓刑考验期是不是刑罚
委托律师。。。
缓刑考验期变换考验地
建议委托律师代书! 如还有不明,建议带着相关材料当面详询,可以为当事人作一个详细的案件分析和解决方案,本律师将尽最大努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缓刑考验期是否算工龄
你好,具体咨询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判了11个月,在里面6个月,表现不错,能不能减刑?
不可以减刑,减刑是在判刑之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事实存在才可以减刑。在被判刑之前有过立功表现在判刑过程中已量刑判决,不做今后减刑之依据。
这样的行为被害人 会报警吗?
行为人报警后,公安部行为人的报案,公安机关调查后,确定有犯罪事实存在,需要追究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且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的,公安机关办理立案手续。并且司法机关已经立案审理,案件已经进入到司法程序了。立案告知书是指报案的公安机关接受了报案人的报案,给报案人的一个回执单。<br /> 法律依据:<br />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十条<br /> 行政案件由违法行为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但是涉及卖淫、嫖娼、赌博、毒品的案件除外。 违法行为地包括违法行为发生地和违法结果发生地。违法行为发生地,包括违法行为的实施地以及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地点;违法行为有连续、持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连续、持续或者继续实施的地方都属于违法行为发生地。违法结果发生地,包括违法对象被侵害地、违法所得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 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
非法所得是否有文件认定,可以给家属看
法律分析:第一,从取得方式和途径上是否有瑕疵的角度来看,“非法所得”即自然人或法人通过违反法律、法规或规章的劳动、经营、投资等行为而获得的收入。也有学者认为,除上述违反法律规定而取得的收入外,“非法所得”还包括违背公序良俗原则而获取的利益; 第二,从法律事实引致的后果,即从占有是否被法律所承认的角度,将“非法所得”定义为所有权不为占有人依法取得的收入; 第三,从收入的性质及是否具有公开性的角度,将“非法所得”分为两类:具有市场公开性的非法所得,不具有市场公开性的非法所得。其中,只有具有市场公开性的非法所得才能被纳入征税范围。 一般通过违法经营所得的叫违法所得(如无照、不正当竞争、商标侵权、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但国家工作人员违法收入叫非法所得。 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 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取保候审,财务扣什么时候可以拿
法院判决了,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可以拿解除取保候审通知书或者判决书,到银行领取缴纳的保证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