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以后多久去司法局报道

更新时间:2023-02-15 09: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缓刑以后自裁定生效之日起或者离开监所十天内到司法局报道。在缓刑考验期要遵纪守法,服从监督,每周汇报自己的活动,离开市县要经考察机关的批准等。

缓刑以后多久去司法局报道,判过缓刑的人能竞选村干部吗

  一、缓刑以后多久去司法局报道

  缓刑以后自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局报道。

  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被判处缓刑后缓刑人员需要到司法局报道,缓刑接受社区矫正,由司法所进行监管。每月集中学习、公益劳动,思想汇报、电话汇报、当面汇报。每周至少当面或者电话汇报一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二、判过缓刑的人能竞选村干部吗

  被判过缓刑的人,如果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可以竞选村干部。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三条,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三、被判缓刑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找法网提醒您,被判缓刑需要符合的条件是: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缓刑期间需要多久报道一次
在缓刑期间,一般要求每月向司法所报到一次。这包括遵守社区矫正的所有规定,配合监管工作,以及如果有任何关于报道时间或方式的特殊情况,必须提前向司法所提出申请并得到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缓刑多久报到一次到司法所
对于缓刑期间的报到,通常要求每周至少向司法局进行一次汇报,可以通过当面或电话方式。汇报内容应包括生活状况、工作情况等。如遇特殊情况(如外出、生病等),应及时向司
缓刑多久报到一次,是一个星期还是一天
关于缓刑报到的时间安排,它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具体操作如下:1.主动联系社区民警,与他们商讨确定合适的报到时间;2.严格按照商定的时间前
缓刑多久去报到一次
关于缓刑报到的时间及频率,你需要与社区民警联系并协商确定。个人情况、社区矫正要求和与民警的沟通都是协商的重要因素。请确保按时报到,遵守所有社区矫正的规定。若有任
缓刑考验期多久报到一次
从法律角度,缓刑考验期内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1. 正常情况下,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每月到指定地点(如司法所)报到,并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报到
判缓刑后多久去司法局报到一次
被判缓刑后,请务必在判决生效后的十天之内到指定的司法所进行报到,同时准备好相关的身份证明和法律文书。报到后,你需要遵守缓刑期间的所有规定,包括定期向司法局报告你
缓刑期间多久报备一次啊
关于缓刑期间的报道要求,一般每月需要按时到指定的司法所报到,并遵守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配合相关监管工作。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报道时间或方式,应提前向司法所提出申
缓刑人员多长时间去司法所报道一次
对于缓刑人员来说,每月向司法所进行报道是常规要求。在缓刑期间,不仅需要遵守社区矫正的各项规定,定期报到,还需要汇报个人思想动态并参加相关的教育学习活动。若违反规
判缓刑多久到司法局报到
在获得缓刑判决后,你应该尽快前往指定的司法局报到,报到过程需要在判决生效后的十天之内完成,同时需要携带相关身份证明和法律文书。报到后,你需要遵循所有缓刑期间的规
缓刑严管期多久去司法局报道一次?
缓刑一般每月报到一次。缓刑期间需遵守社区矫正规定,定期报到,汇报思想动态,参加教育学习等活动。违反规定可能导致缓刑被撤销,面临收监执行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