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期间又犯罪是累犯吗?

更新时间:2023-02-16 12: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缓刑期间又犯罪不是累犯。缓刑是附条件的原刑罚不再执行,不是执行完毕。累犯是在前刑罚执行完毕后由犯罪的。缓刑考验期内再次犯罪,应撤销缓刑,数罪并罚。

缓刑期间又犯罪是累犯吗,缓刑期间又犯罪怎么判刑

  一、缓刑期间又犯罪是累犯吗?

  缓刑期间又犯罪不是累犯。无论是在考验期内,还是在考验期外,被判缓刑的犯罪人再犯新罪的,都不会构成累犯。因为累犯的成立条件是,行为人后罪发生的时间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以后或者被赦免后的五年内,而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后,行为人原来被判处的刑罚就不会再被执行。因为刑罚不再执行,就不存在执行完毕的问题。同时又因为行为人不属于执行完毕,所以更不会构成累犯。这时候,行为人在考验期满后所犯的新罪,应该作为单独的罪名进行处理。

  二、缓刑期间又犯罪怎么判刑

  缓刑考验期内再次犯罪,应撤销缓刑,数罪并罚。

  我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三、被判缓刑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找法网提醒您,被判缓刑需要符合的条件是: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缓刑期间犯罪是否是累犯
缓刑期间犯罪不构成累犯。累犯必须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缓刑期间说明原刑罚没有
缓刑期间犯罪是否构成累犯
缓刑期间犯罪不构成累犯。累犯必须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缓刑期间说明原刑罚没有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在缓刑期间又犯罪的是否属于累犯
缓刑考验期满后又犯罪不是累犯。缓刑考验期满是不再执行判决的刑罚,而累犯的要求是前后罪的刑罚都需执行完毕。因此因其不符合累犯的构成要件,所以缓刑考验期满后又犯罪的
缓刑后又犯罪是否为累犯
缓刑后再犯罪不是累犯。因为累犯要求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缓刑不属于被判处有期徒
缓刑能够构成累犯吗,朋友犯罪被抓缓刑,会构成累犯吗?
法律分析:缓刑是不构成累犯的。构成累犯的条件是前罪刑罚执行完毕后五年内又犯后罪。而如果缓刑期满没有出现撤销缓刑的事由,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没有执行原判的刑罚,
累犯期间又犯赌博罪能判缓刑么
你好,累犯的一般不适用缓刑。
上次被判缓刑,期满后几个月又犯罪算不算累犯
你好,理论界存在争议,但主流观点认为不构成累犯。《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的既遂标准是什么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应依法惩处。具体操作包括:1. 调查取证,确认行为人是否未经批准设立金融机构;2. 根据案情严重程度,依法对行为人进行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3.
加入驿站被骗怎么办?
你好,建议及时报警处理
检察院量刑六个月,让去签认罪认罚书,多久会开庭
认罪认罚后开庭时间视情况而定。通常可选择速裁程序或普通程序。速裁程序适用于简单案件,快速作出决定;普通程序则更适用于复杂案件,确保充分审理。选择时应考虑案件性质
和邻居发生性关系犯法吗?
是否犯法视情况而定。如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不构成犯罪;如违背妇女意愿,强行发生性关系,则构成强奸罪。构成强奸罪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调查取证工作。如不
请问成年男性和未成年女性,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在女方监护人反对的情况下私奔,男方构成犯罪吗
私奔不犯法。但需注意:1.与女方监护人沟通,理解其担忧并寻求支持;2.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了解双方权益及可能后果;3.若引发纠纷,可通过调解或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