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抚养费怎么判决

更新时间:2022-04-08 13: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离婚可分为协议离婚诉讼离婚两种方式,如果是诉讼离婚,则可以就孩子抚养费的确定向法院申请诉讼,那么诉讼离婚抚养费怎么判决?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诉讼离婚抚养费怎么判决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七条的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诉讼离婚抚养费怎么判决

  二、不给抚养费子女有义务赡养吗

  有,如果父母不给孩子抚养费,那是父母的过错。但是这种过错并不影响父母年迈的时候子女必须赡养老人的义务。如果父母年迈的时候没有生活来源,子女不予赡养的,情节严重的照样构成遗弃罪。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赡养扶助的主要内容是指在现有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子女在经济上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费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对父母应尊敬、关心和照顾。有经济负担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赡养时,都应依法尽力履行这一义务直至父母死亡。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仅发生在婚生子女与父母间,而且也发生在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间,养子女与养父母间和继子女与履行了扶养教育义务的继父母之间。

  三、到了18岁还有抚养费吗

  一般情况下,抚养费支付到子女18周岁,对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应当继续支付抚养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二条: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育费:(一)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二)尚在校就读的;(三)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诉讼离婚抚养费怎么判决的相关知识,由上述可知,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法院离婚怎么小孩抚养怎么判决?
<p>  夫妻俩离婚,孩子的判决归属需视情况而定:   1、两周岁以内的孩子,一般判归女方抚养,除非女方有不宜抚养孩子的情况或者双方经协商决定由男方抚养两周岁以
夫妻离婚,孩子的抚养费怎么判。
根据个人和当地经济状况确定
离婚财产怎么判,抚养费怎么判
您好,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从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的现状和有无和好的可能等方面看,孩子抚养权一般综合衡量双方经济条件、居住
夫妻离婚,孩子抚养费怎么判
你好,请问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小孩今年多大了?如果这里不方便透露,您可以在我的主页与我取得联系,我会帮您解决。
男方起诉离婚,孩子抚养费问题怎么判定
法律分析:抚养费用可以双方自行协商的。如果协商不成,让法院判决的话,一般是判处男方有固定收入的应为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一般不超过月
离婚财产和抚养费怎么判
无法协议的,可以去起诉离婚解决的。
我是失信人,再婚会影响配偶吗
法律分析:失信人员再婚对对方子女没有影响的,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对其本人进行信用惩戒。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我父亲和我姐姐一家住在一起,我母亲想见我父亲但不能见面,这种情况可以报警吗。
您好,发生家庭暴力事件,给您一个建议,只要一发生,马上报警,警察来了以后,一定要让警察给施暴者做笔录,并让施暴者签字按手印,这是固定证据,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
我满16周岁了,不想回家,父母不让怎么办
一般责令家长或是监护人加以管教,然后领回家。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