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更新时间:2018-06-18 15: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由于现行法律知识的匮乏,很多职员有劳动合同纠纷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求助,结果往往不了了之。下面找法网小编就来详细说说劳动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一、劳动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1、协商

  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

  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3、仲裁

  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

  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除了上述一般特点之外,有些合同还具有其自愿的特点,如涉外合同纠纷,解决时可能会援引外国法律、而不是中国相关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二、劳动合同纠纷的原则:

  1、着重调解及时处理的原则

  2、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的原则

  3、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三、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依据

  处理劳动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第24条、第26-28条、第32条、第79条、第82条、第83条、第91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15条、第20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相关规定。

  处理集体劳动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第51-56条,及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定》。处理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第57-67条。处理非全日制用工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第68一72条,及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 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处理经济补偿金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47条、第85条、第87条,《违反和的经济补偿办法)。处理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第23条、第24条。

  以上内容就是找法网小编对“劳动合同纠纷怎么处理”的全部介绍了,若是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可以来找法网详细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合同纠纷解决
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具体如下: 一、和解和解是指当事人之间自行协商解决因合同发生的争议。 二、企业调解合同纠纷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
劳动纠纷,我该怎么办
现在就劳资纠纷问题,作简要的分析如下:作为劳动者,在面临劳资纠纷时,应当做到:首先,劳动者在劳资纠纷当中应当保持理性,坚持以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不可诉诸于非法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劳务纠纷怎么处理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引起的纠纷。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
劳务合同纠分怎样处理
你好,双方需要 变更劳动合同的,需要先行协商,可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补充协议。
劳动合同纠纷,应该怎么办
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仲裁裁决的流程:当事人对劳动仲裁裁决书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决定是否执行;执行员接到申请执
劳动纠纷解决方案怎么处理
如存在劳动纠纷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该问题,可以委托律师介入处理,建议电询详述案情,进一步为您分析
劳动合同纠纷如何解决
协商不成搜集证据申请仲裁维权。
劳动纠纷怎么处理
你好,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
谅解书的一般金额标准是多少?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看对方接受程度
是否有10天年假,还是累计10年
可以向社保进行了解
现在还在试用期。辞职需要交违约金吗?
你好,需要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来确定
请问高中单招进厂后成为正式工,会影响应届生的身份吗
如果择业期间签订了劳务合同和缴纳社保的话就会失去应届生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