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的申请材料

更新时间:2021-12-23 12: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孩子的抚养权的归属,男女双方可以先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如果可以协商解决的,那么就没有必要诉讼,协商不成的,可以诉讼。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抚养权的申请材料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抚养权的申请材料

  1、起诉状原件

  2、当事人主体资格证明材料

  居民身份证、居住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等复印件

  经常居住地证明:公安局人口信息科出具在有效期内的居住证办理信息;或由居委会或公安局派出所出具的居住证明,证明当事人从某年某月某口至今一直居住在江门市江海区某地,已居住满一年

  子女的出生证明或dna鉴定报告

  婚生子女抚养纠纷的,提供离婚证复印件或离婚判决书复印件

  特别提醒:请求变更、追索抚养费的,请以子女一方为原告,列明法定代理人

  3、当事人的委托代理材料

  授权委托书原件

  授权委托书,请注明一般授权或特别授权及相应权限

  原告为涉外、涉港澳台主体,或原告代理人为公民代理人时,须提交经公证部门公证的授权委托书,或在本院工作人员前签订的授权委托书

  代理人资格证明材料

  4、证据材料

  当事人提交的书证用a4纸单面复印并整理成册。

  5、证据材料清单

  详细列明所提交材料的名称、页数及份数,并在备注栏注明各项材料是原件或复印件。


抚养权的申请材料


  二、如何拿到孩子的抚养权

  在双方不能协商解决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主要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对于两周岁以上十周岁以下的孩子,女方争取孩子抚养权可优先考虑的情形如下:

  (1)女方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女方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男方有其他子女的;

  如果男方对于夫妻感情破裂有过错,孩子判归女方的可能性较大。男方有不良嗜好,如赌博、酗酒等恶习等。法院一般会将孩子判归女方。

  综上,如果女方要争取到抚养权,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找到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如果还有确定的证据的话,在法院的判决中会占有很大的优势。

  三、变更孩子抚养权怎么办

  解决变更直接抚养子女的关系问题,应当按照下列原则进行:

  1、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直接抚养关系的,应予准许。也就是说,变更抚养关系可以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解决,只要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共同利益,就应准许。

  2、父母双方无法达成协议,一方要求变更子女直接抚养关系的,应当另行起诉。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孩子抚养权的,那么需要提交民事起诉状和相应的证据材料。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抚养权的申请材料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改孩子抚养权需要什么材料?请问律师
更改孩子监护权一般应前往法院起诉请求变更。根据相关规定,监护人有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等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
请问争取抚养权要收集什么资料?
你好,通常来说,夫妻双方在争夺孩子抚养权的问题上是平等的,有两个孩子的,原则上是一人一个,但也要综合各方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等整体考量。你们的孩子目前分别是多大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起诉关于孩子抚养权需要什么材料?
你好需要准备起诉状,等其他证据
我要孩子的抚养权,需要那些资料
小孩监护权指具有监护资格的监护人依法对其孩子履行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其监护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代理小孩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小孩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
争夺抚养权需要什么资料
第一,有比对方更适合孩子成长的生活环境;第二,孩子自愿跟你,这点非常关键;第三,提供更多的证据证明对方的过错和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第四,在财产方面作出一定的让
请问争取孩子抚养权具体需要什么材料
你好,协议不成可以诉讼,具体需要根据孩子年龄等多种情况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