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保报销手续办理

更新时间:2018-06-25 18: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农村社会保障一直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至今还有相当一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系以外,因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医保是很有必要的。今天呢,找法网小编就来说说农村医保报销手续办理。

  一、农村医保报销手续办理

  1、填写报销呈批表。当事人须向所在村委会领取《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报销呈批表》,按规定内容填写。

  2、提供凭证。报销凭证包括如下资料:

  (1)住院证明。

  (2)住院收费收据(公立医院提供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收费收据、其他定点医院提供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发票);当事人或其他亲属必须在收据的背面签名。

  (3)住院费用清单。

  (4)个人资料:农村合作医疗原件和复印件,身份证(户口薄)或参加合作医疗收费收据的原件,经核对后,留存合作医疗证复印件。

  (5)急诊的需提供医院急诊证明、因事外出或外出打工的需提供外出相关证明。

  (6)由市级医院介绍到上级医院住院的,必须提供市级医院的证明。

  (7)正常住院分娩和剖腹产需提供计划生育证明。

  3、村委会证明。村委会根据当事人参加合作医疗、住院报告时间和住院情况,在《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报销呈批表》中作出证明,并由审核人签名,加盖公章。

  4、呈送。经村委会证明后,由当事人或其委托人将有关资料报镇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核。

  5、审核。镇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对报销凭证和有关资料进行审核(属外伤的,必须报县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核),对符合补偿规定的,按本章程规定的标准确定补偿金额,由镇分管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领导审核,报镇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组长审批同意后,镇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在《呈批表》加盖公章。

  6、支付。经镇审批同意的,镇财政所向当事人签发取款支票,当事人或其委托人在报销表上签收。由当事人委托办理报销手续的应有当事人签名的委托书,并应有当事人收款后的签收记录的回执交镇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以备查收。

  二、农村医保在这几种情况下不能报销

  1、有第三方责任的按规定不能报销

  如果你不追究第三方责任不要求第三方赔偿,把责任归咎于自己,然后到打工的单位开无工伤证明,到村委会开具无第三方责任,这时候去医院医改办都会走医保。

  2、第一次不走医保,第二次就不能报销

  如果得了病(外伤导致的疾病)第一次治疗后没有用医保报销,若第二次又因为同一种疾病产生的医疗费用则不能报销;所以能走医保就走医保。

  3、乙类药品报销得自付一定比例,丙类药品需自付,所以治疗时一些药品不能报销

  这些药品多为进口或者高级医疗产品,医保报销目录中没有这些。

  4、超过了报销时间

  医保都有结算年度,都是当年看病当年报,如果在下一年一月份之前还没有报销的视为放弃医保报销。所以农民在办完住院手续后立马去医改办拿报销手续。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的阅读。还有更多资讯,尽在找法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我是河南农村医保,报销需要办哪些手续。
这需要看您报销的是什么类型的医疗保险了,如果是社保的医疗保险,则直接在出院时就已经报销好了,患者只需要支付报销过后的医疗费用。如果是商业医疗保险,那么就需要提供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手续是什么?
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包括:参加人员在统筹期内因病在定点医院住院诊治所产生的药费、检查费、化验费、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等符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部分(即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怎样威胁父母把他们送进未成年监狱?
根据服刑所在监狱监区的规定处理,一般一个月一次
犯盗窃罪在看守所多久才能判刑,有没有法律依据
这要根据犯罪情节严重程度具体分析
帮人收码几千元要拘留几天?
要看具体情节及数额
故意伤害不认罪会怎么判,有哪些法律规定
故意伤害不认罪,只要证据充分,依然可以判刑。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
刑事案件结案后扣押物多久返还
您好,涉嫌犯罪,这是挺严重的,要判刑坐牢的。不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争取不起诉,缓刑或免于刑事处罚。不起诉法律意见书可以寄给检察院。至于能不能不起诉,缓刑不坐牢,能
成年人威胁未成年人触犯法律吗
法律分析:(1)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严重不良行为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2)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