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积金个人的存缴比例是多少

更新时间:2020-05-09 18: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我们每个月的工资都是有一部分被扣除用于缴纳五险一金的,其中一金指的就是公积金,尽管公积金是由公司汇总缴纳的,但是其中我们个人也是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那么北京公积金个人的存缴比例是多少?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北京公积金个人的存缴比例是多少

  按照你单位给你定的基本工资,北京市按照12%的比例交。一般个人和单位各50%。

  比如你基本工资3000元,那么扣你360元,单位再给你交360元,你每个月可以领720元。但是有的单位可能不是按照基本工资给你交公积金。

  北京公积金个人的存缴比例是多少

  二、如何查询北京公积金余额

  1、持卡在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各管理部查询机查询

  2、拨打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客服电话96155,通过自动语音系统查询(按普通市话收费)

  3、登陆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站个人住房公积金查询查询;

  4、持卡在银行设置的查询机终端查询

  5、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查询(按普通市话收费)

  6、登陆银行网上银行查询

  三、北京公积金办理贷款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借款申请人申请借款时应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半年(含)以上且本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处于正常缴存状态;

  2、离退休人员,离退休前曾经缴存过住房公积金;

  3、借款申请人须具有北京市购房资格;

  4、申请贷款支付所购住房的房款。

  5、借款申请人(含共同申请人,下同)名下无住房贷款记录(包括商业性住房贷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且在本市无住房的,按首套房贷款政策办理;

  6、凡不属于首套房情形,被核定为是二套房的,按二套房贷款政策办理。

  7、被核定为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不予贷款。

  法律规定: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可以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北京公积金个人的存缴比例是多少的内容,按照你单位给你定的基本工资,北京市按照12%的比例交。一般个人和单位各50%。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比例是多少
在不同情况下,处理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的具体操作如下**: 1. **合规缴纳情况**: - 单位根据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及选定的缴纳比例,计算每月应缴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住房公积金个人交多少单位交多少钱
具体操作如下**: 1. **查询当地政策**: - 访问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官方网站或咨询热线,了解最新的缴存比例和规定。 - 查阅相关政策
个人缴存公积金交了249能补多少
线上补缴公积金时,需登录公积金管理部门官方网站或APP,按照提示填写补缴申请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线下补缴则需携带身份证、公积金缴存证明等材料前往公积金管理部门窗
住房公积金的缴纳金额每月标准是多少?
处理住房公积金缴纳金额问题,首先需了解当地公积金政策,包括缴存比例、基数上下限等。其次,可咨询单位人事或财务部门,了解个人工资基数及实际缴存情况。若存在疑问或发
个人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比例如何确立
个人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确立时,单位应参照国家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比例。个人需按单位规定的比例缴纳住房公积金,单位也需承担相应部分。若单位未按规定缴纳或缴纳
个人缴纳公积金
你好,具体什么情况,单位缴纳代扣代缴个人部分吗
济南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 1. 住房公积金年度缴存基数上限为28221元。缴存比例仍为5%-12%,各缴存单位可根据自身经营情况自主确定缴存比例。 2. 2021年度,北京公
公积金公司缴纳比例是多少
一、公积金个人与公司缴纳比例是多少 1. 公积金个人与公司缴纳比例是1比1,通常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 2. 职工个人缴存的
单位与个人缴存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单位和职工缴存比例最低不低于5%,原则上不高于12%(合计缴存比例为10%至24%),具体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多少
1. 设区城市(主要指地级市)单位和职工缴存比例最低不低于5%,原则上不高于12%(合计缴存比例为10%至24%),具体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