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哪些

更新时间:2019-04-19 09: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法律主体作为法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对人的本质的一种法律抽象。正如杜兹纳所说:“道德哲学与法理学都假设了一个自主自律的主体。”那么,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哪些?民事权利类型有哪些?民事义务类型有哪些?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来详细说明一下。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哪些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参与者、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在什么人之间发生,谁是权利义务的承受者,都涉及到民事主体问题。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哪些

  民事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他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个人合伙。法人包括: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

  公民

  一国公民指具有该国国籍的自然人。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是公民主体资格的集中表现。

  2.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独立行使民事权利或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包括从事合法行为的能力,而且也包括对其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以其权利能力为前提的。

  法人

  1.法人的概念和具备法人的条件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2.法人的权利能力

  法人的权利能力是指法人享有参与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3.法人的行为能力

  法人的行为能力是指法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进行民事活动,取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4.法人的种类

  第一,企业法人,是指以生产经营为其活动内容,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自负盈亏,向国家纳税的单位。

  第二,非企业法人,是指不直接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法人,以国家管理和非经营性的社会活动为其内容的法人。主要包括国家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等。

  二、民事权利类型有哪些

  (1)财产权、人身权。这是依民事权利的客体所体现的利益为标准而作的划分。

  人身权是以人身之要素为客体的权利。人身权所体现的利益与人的尊严和人际的血缘联系有关,故人身权与其主体不可分离。人身权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

  财产权是以具有经济价值的利益为客体的权利。财产权与人身权不同,财产权可以予以经济评价,并可转让。以权利的效力和内容为标准,财产权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物权、债权和继承权。物权是支配物并具有排他性效力的财产权;债权是得请求债务人为特定行为的财产权。知识产权是以受保护的智慧成果为客体的权利;继承权是按遗嘱或法律的直接规定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2)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这是依民事权利的效力特点为标准而作的划分。

  支配权是对权利客体进行直接的排他性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支配权的行使无需其他人积极义务的配合,只要容忍、不行使同样的支配行为即可。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中财产权等属于支配权。

  请求权是特定人得请求特定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请求权人对权利客体不能直接支配,其权利的实现有赖于义务人的协助,没有排他效力。债权是典型的请求权,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虽为支配权,但在受侵害时,需以请求权作为救济,故请求权在民事权利中的地位殊为重要。

  形成权是依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形成权的独特性在于只要有权利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足以使权利发生法律效力。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抵销权等都属形成权。

  抗辩权是能够阻止请求权效力的权利。抗辩权主要是针对请求权的,通过行使抗辩权,一方面可以阻止请求权效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权利人能够拒绝向相对人履行义务。合同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先诉抗辩权等皆属于抗辩权。

  (3)绝对权与相对权。这是依民事权利的效力所及相对人的范围为标准而划分的。

  绝对权是权利效力所及相对人为不特定人的权利。绝对权的义务人是权利人之外的一切人,故又称“对世权”。物权、人身权等均属绝对权。

  相对权是权利效力所及相对人仅为特定人的权利。相对权的效力仅仅及于特定的义务人,故又称“对人权”。债权就是典型的相对权。

  (4)主权利与从权利、原权利与救济权。这是在相互关联的民事权利中,依各权利的地位划分的。

  主权利是不依赖其他权利为条件而能够独立存在的权利,从权利则是以主权利的存在为前提而存在的权利。在担保中,被担保的债权为主权利,而担保权则是从权利。

  在基础权利受到侵害时,援助基础权利的权利为救济权,而基础权利则为原权。民法上有所谓“无救济则无权利”之说,救济权是原权的保障,否则权利就难以实现。

  (5)专属权与非专属权。这是按民事权利与权利人的联系而划分的。

  专属权是指专属于特定的民事主体的权利,人格权、身份权等均属于专属权,该权利与主体不能分离,不得转让、继承。非专属权指可以转让、继承的权利,物权、债权等财产权均属于非专属权。

  (6)既得权与期待权。这是按权利是否现实取得而划分的。

  既得权是指已经取得并能享受其利益的权利,期待权是指因法律要件未充分具备而尚未取得的权利。如被继承人没有死亡,继承人的继承权就属于期待权。

  三、民事义务类型有哪些

  民事义务依不同标准可划分为各种类型。

  (1)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以义务产生的原因分,义务可分为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法定义务是直接由民法规范规定的义务,如对物权的不作为义务、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等等。约定义务是按当事人意思确定的义务,如合同义务等,约定义务以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界限,否则法律不予承认。

  (2)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以行为方式为标准,义务可分为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以作为的方式履行的义务为积极义务,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义务为消极义务。

  (3)基本义务与附随义务。在合同中,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还有所谓的附随义务,这是依债的发展情形所发生的义务,如照顾义务、通知义务、协助义务等。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我们可以得知,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参与者、当事人。民事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他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个人合伙。法人包括: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若是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上的在线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民事关系的客体有哪些
民事关系的客体有哪些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什么?
法律关系客体多样,处理时需分类考虑。物类需明确产权归属,非物质财富要保护知识产权,行为结果应明确服务内容和责任。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合理界定,确保法律关系清晰,权
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哪些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法律关系主体是什么
法律关系主体,也即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指在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人
法律关系主体都包括哪些?
法律关系主体都包括哪些?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民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分别是什么呀
民事关系含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主体即参与民事活动者,客体是民事活动指向的对象,内容是双方具体的权利义务。处理方式需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可协商、调解或诉讼等。
法律关系的客体有哪些
法律关系的客体有哪些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含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和解是双方协商达成一致;调解由第三方协助达成协议;仲裁由专业机构裁决;诉讼则通过法院审判解决纠纷。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处理知识产权问题通常包括民事、行政和刑事三种方式。民事途径主要是通过诉讼或协商解决纠纷;行政手段则依靠相关行政机关进行监管和处罚;刑事制裁则针对严重侵权行为。选
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什么
法律分析: 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及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另外,某些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在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主体包括
法律分析: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1. 物,指的是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一定的物质财富; 2. 智力成果,包括著作、专利、发明等; 3. 行为,指行
酒店法律关系的主体、对象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如果是进行行政诉讼,那么公法为主,兼私法,因为不单涉及行政诉讼法,同时也涉及物权法之相关规定;法律关系一方的主体为具备行政诉讼资格的原告,另一方即被诉方为做出具
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哪些
法律关系由三要素构成,即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的主体即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能
酒店法律关系的主体、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如果是进行行政诉讼,那么公法为主,兼私法,因为不单涉及行政诉讼法,同时也涉及物权法之相关规定;法律关系一方的主体为具备行政诉讼资格的原告,另一方即被诉方为做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