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许可听证的回避制度

更新时间:2019-09-26 15:12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在我国很多处理事项上都会用到避嫌的原则,如果有关事项涉及到相关人员是需要回避的,不能参与等。行政机关在实施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前,会有向社会发布听证公告的措施。这其中为了听证程序更加的公平公正,根据法律的要求需要对部分听证进行回避的制度。那么行政许可听证的回避制度呢?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行政许可听证的回避制度

  行政机关在实施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前,应当向社会发布听证公告。除当事人之外,与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听证公正性的参加人员应当自行提出回避,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也有权申请其回避。

行政许可听证的回避制度

  办法规定,除听证当事人之外的其他听证参加人员,如听证主持人、记录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提出回避,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也有权申请其回避:是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审查人员及其近亲属的;与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代理人是近亲属的;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与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听证公正性的。

  二、行政许可的听证程序规则

  一是,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7日前通知申请人和已知的利害关系人听证的时间、地点,必要时予以公告。

  二是,听证应当公开举行。

  三是,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的工作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本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即听证应遵循职能分离原则和回避制度。

  四是,举行听证时,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

  五是,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包括听证参加人的基本情况、听证的时间和地点、行政机关审查行政许可申请材料后的意见及证据与理由、申请人与利害关系人提出的证据与理由等。听证笔录应由参加人审阅并签字。

  三、行政许可听证的条件

  (1)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

  (2)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关于行政许可听证的回避制度以及行政许可听证的条件等知识。行政许可听证的回避制度也是对于部分进行,这也为了公平公正,达到法律设立听证的目的,维护听证有关方面的人员的合法权益。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欢迎上找法网进行咨询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请问行政许可的听证程序和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有什么区别
一、适用范围不同。 二、有关期的限规定不同。 三、举行听证方式的不同。 四、听证笔录的效力。
行政许可法听证应当几日内提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行政许可法规定有关听证会程序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行政许可听证
行政许可听证
行政许可听证
行政许可法规定听证程序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行政许可法对听证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依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听证依照以下程序组织: (一)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 (二)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
公司要求我们全额缴纳社保。
可以向劳动社保部门投诉
你好实习时间必须得是6个月吗
实习期没有时间限制,但“实习期”指试用期的,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
未满十八岁可以当汽车销售吗
未满十八岁可以买车。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
刚开始是临时工,一天一结工资,说我去上班也没签合同,不能证明这是我的工资
法律分析:在员工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想要回的工资,可以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选择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的方式解决,也可以选择向当地劳动争议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