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香港、澳门已经回归有30年,而港澳与内地之间的联系也在不断的紧密,但我国在港澳地区的政策规定与内地的规定都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就拿出行来说吧,现在内地居民去港澳地区仍旧是需要有特别的证件,也就是港澳通行证,而并非像在内地一样可以自由的通行。那办港澳通行证有效期是多长时间?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有效期可为三个月或一年,次数可为一次或两次,一般每次最长逗留7天,但也有更长的签种。目前为止,开放“自由行”个人旅游、可以申请直通香港签注的城市,按照香港入境处所公布,一共有49个:广东省全省21个地级市,以及其他省的28个地级市/直辖市。另外,深圳户籍居民可以办理一年多次签注,但(按2015年4月13日新出台的规定)一周只能去一次,称作“一周一行”。
重新办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规定,往来港澳通行证有效期5年。2014年9月15日,全面启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规定,成年人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有效期延长为10年,对未满16周岁的仍签发5年有效通行证。现用的本式往来港澳通行证将于2019年9月13日全部失效。
港澳通行证有效期5年。但是从2014年9月15日起,成年人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有效期延长为10年,对未满16周岁的仍签发5年有效通行证。
(一)签注有效期。内地居民往来港澳签注分为6个种类,即个人旅游(G)、探亲(T)、商务(S)、团队旅游(L)、其他(Q)、逗留(D)根据申请事由分类签发。其中香港G签和L签的有效期都为:3个月1次、3个月2次、1年1次、1年2次四种有效签注。澳门签注只有3个月1次、1年1次申请。签注规定每次在香港或者澳门逗留不超过7天,一进一出算一次。
(二)办理。申请人要到户籍所在地的出入境管理处提交申请。申请材料有:居民身份证及复印件以及填写《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申请表》,2寸淡底色彩照2张,同时分别申请赴香港、澳门的签注。只去香港则申请香港签注,只去澳门则申请澳门签注,如果香港、澳门都去,则两地签注都要申请。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办港澳通行证有效期是多长时间的全部内容。如签证一样,通行证也是有规定的期限以及使用次数的,如果到期后也是需要进行补办续签等,因此有想要通往港澳的朋友在办理的时候不知要注意材料提交,也需要注意通行证的有效期。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
在实际法律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律师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立即在线咨询 >
你好,这种事情不是法律问题,还是建议您找相关的主管部门问问,由政府相关部门解答较好。
港澳通行证属于有效证件,当然有效。港澳通行证是我国公民的身份证件之一,就是公民在香港期间的身份证。
港澳通行证属于有效证件,当然有效。港澳通行证是我国公民的身份证件之一,就是公民在香港期间的身份证。
港澳通行证一般十天就可以办下来。
职工在怀孕期间不上班,如果和单位没有解除劳动关系的,则仍然由单位和本人继续按规定缴纳社保。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br>法律依据:<br>《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br>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br>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起诉盗窃罪共犯的起诉书应当写明被告人的基本情况;辩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单位、通讯地址;案由、案件来源、案件事实。包括犯罪时间地点经过手段目的动机危害后果等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要素。<br>法律依据:<br>《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br>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br>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审判人员可以讯问被告人。
因盗窃罪会影响后代,会对直系子女今后的政审造成影响。如果被判刑人员的子女,需要当兵、考公务员等等,在入职前都会有政审环节,如果父母有过违法犯罪记录,就可能对子女有影响,导致子女无法通过政审。<br/> 法律依据:<br/> 《征兵政治审查工作规定》第八条<br/>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公民,不得征集服现役:<br/> (八)本人或者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参加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宗教极端等非法组织、带有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或者进行过活动的;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是上述非法组织骨干分子的;<br/> (九)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有被刑事处罚、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或者有严重违法问题尚未查清,本人有包庇、报复言行的;<br/> (十)家庭主要成员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行为或者严重政治性问题,本人不能划清界限的。
没有造成人员损伤,但是自行离开的,也算肇事逃逸。肇事逃逸是指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弃车逃跑的违法行为。是否存在伤亡,并不是肇事逃逸认定标准,因此没有伤离开现场的,也有可能会构成肇事逃逸。<br>法律依据:<br>《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br>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br>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br>《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br>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br>(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