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间合同任意解除权如何行使

更新时间:2019-09-25 16:09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说到合同大家都不陌生,一般在房屋买卖的时候会有用到一个居间合同。居间合同是由居间人向委托人提供居间服务的合同。一般情况下,合同一旦签订就会具有效力,不能随意解除,如果需要解除,那居间合同任意解除权如何行使呢?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居间合同任意解除权如何行使

  1、加工承揽合同中的定做人;

  2、货物运输合同中的托运人(在货物到达前);

  3、保管合同的寄存人,如果保管合同无固定期限的,保管人也有任意解除权;4、保险合同的投保人。

居间合同任意解除权如何行使

  除上述可行使任意解除权的合同外,有学者认为在保管合同、仓储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里面,合同关系的对方当事人一般都有任意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权利。

  二、居间合同任意解除权的特点

  1、通说认为任意解除权属于法定解除权的范围。

  2、任意解除权是形成权,一旦委托人解除合同的通知送达受托人,即发生法律效力。

  三、居间合同任意解除权注意事项

  1、当事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应以明示的方法通知他方,该通知自到达对方当事人时生效。合同当事人的一方有数人的,该项意思表示应由其全体或向其全体作出。同时,解除合同的通知一旦生效后不可撤销。

  2、在委托人或受托人一方为数人的情况下,数人中的部分人解除合同,其解除的效力是否及于其他人,这应区分不同情况判断:若委托事务依其性质是不可分割的,那么部分人的解除对其他人也应有效。在委托事务可分割执行的场合,各当事人解除合同的行为独立地发生效力,其他当事人之间的委托关系继续存在,不受影响。

  3、委托合同的任意解除权是否可由双方当事人通过特别约定加以限制或者排除?虽无明文规定,通常从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角度出发,对此应做肯定的回答。不过当事人依据合同法第95条到第102条的规定解除合同的权利仍然存在。此外,若在委托事务的处理过程中发生当初未曾料到的情事变更,使得对任意解除权的限制或排除条款显失公平的,这样的约定是可撤销的。在委托事务已经处理完毕的情况下,任何一方不得再行使解除权。

  4、当事人一方在不利于另一方当事人的情形下终止委托合同时,应对因此而给双方当事人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因解除委托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是指不可归责于解除合同一方当事人的事由。即只要解除合同一方对合同的解除没有过错,那么他就不对对方当事人的损失负责,而无论合同的解除是否应归咎于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或外在的不可抗力。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居间合同任意解除权如何行使、居间合同任意解除权的特点以及居间合同任意解除权注意事项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特许经营合同任意解除权
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加工承揽合同任意解除权
行使承揽合同解除权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是行使约定解除权,当事人可以在承揽合同中约定一方在特定的情形、时间、或者条件达到时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那么一旦合同约定的情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居间合同有任意解除权吗
按照合同的约定确定
委托租赁合同任意解除权
根据《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委托人或者受委托人享有任意解除权。之所以有该条的规定,是基于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和委托合同建立的基础相互信任而制定的,它不仅适用于有
金苹果app贷款3000实际到账1500,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你好,以实际到账为准,可以向银保监会投诉
刚才我在洋钱罐借了3万元,导致贷款金额被冻结
这种情况属于诈骗以及敲诈勒索,不要上当
过了一会儿,显示我向他们借了1300元,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该怎么办?
法律分析:1、网上贷款因为银行卡卡号错误钱没有到账,这种情况一般是不需要还款的,应该是套路贷2、建议谨慎解决网贷的问题,要审核清楚再操作,如果客服要求转钱开会员
我存在宜联贷的钱取不出来
你好,你的情况可以起诉信用社
陷入连环代款如何报警
那你可报警解决的
手机分期欠7年没还呢
法律分析:分期借贷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不构成犯罪,也不会坐牢,但需要在本金和法律支持的年利率24%范围内偿还,如拖欠不还,很有可能会被起诉、追债。法律依据:《中华
你好遇到假的还呗
你好,建议谨慎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