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更新时间:2022-09-28 17: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会受到的处罚一般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行为犯,只要有虚开的行为就构成该罪。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

  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会受到的处罚为: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违反有关规范,使国家造成损失的行为。

  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行为犯,不是结果犯。

  找法网提醒您,虚开也可以是为着其他目的,即本罪中只要有为他人、让他人为自己,双方或多方“对开”或“环开”虚开的,立案追诉,即可构成犯罪,如只为虚增公司营业额而企业双方约定好“对开”或多方“环开”的一。

  三、虚开增值税罪的构成要件

  虚开增值税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是本罪区别于其他破坏经济秩序罪的本质特征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没有货物购销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而为他人、为自已、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即使有货物购销或提供或接受了应税劳务但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数量或者金额不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进行了实际经营活动,但让他人为自已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均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而且一般具有牟利的目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量刑视情节而定。轻微情节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特别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既遂法院会如何裁量刑期?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量刑根据情节而定。一般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或拘役,并处罚金;税款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税款数额巨大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的量刑标准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将受刑罚。具体操作包括:1. 犯此罪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2. 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既遂量刑标准是如何设定的?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的处理方式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具体操作为: 1. 犯此罪轻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2. 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十年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法律惩罚有何规定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将受法律严惩。具体操作包括:1. 根据犯罪情节轻重,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2. 情节严重或数额巨大者,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虚开抵扣税专用发票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虚开抵扣税专用发票罪,依法惩处。具体操作:1. 一般情况,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2. 情节严重,如虚开税款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定罪量刑准则是什么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刑事处罚和罚金。具体处理方式的选择需根据犯罪情节、数额大小等因素综合判断,以确保罚当其罪,既惩罚犯罪行为,又保障司法公正。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量刑因情节而异。轻者处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较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量刑标准?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量刑因情况而异。轻者处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税款数额较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徒刑,并处罚金;税款数额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指什么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需依法惩处。处理方式包括:1. 刑事处罚,根据虚开金额和情节严重程度,判处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2. 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