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薪金个税计算方法

更新时间:2018-09-29 17: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工资也相应的在提高,大家都知道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工资达到一定标准是需要交税的,那么关于工资薪金个税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由找法网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

工资薪金个税计算方法

  工资薪金个税计算方法

  工资薪金所得,按月计算征缴个人所得税,个税由所在单位代扣代缴,拿到手中的工资都是税后工资。下面给大家讲下工资个税的计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工薪阶层辛辛苦苦赚钱,纳税更要明明白白。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 - 五险一金 - 起征点(5000元)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以上是工资薪金所得个税计算的计算公式,下面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如何计算,以及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其实很简单的。

  首先我们要确认一下工资收入是否需要纳税,有的公司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员工自己相应也要按比例缴纳一部分,员工缴纳的那部分直接由公司从工资中扣除,员工的五险一金支出是不需要纳税的,工资收入减去五险一金后,如果余额大于起征点5000元,此时才纳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反之余额小于5000元的,就无需纳税。

  应纳税所得额,就是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那部分收入金额,由工资收入减去五险一金,再减去个税起征点的余额。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后,下面就要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来查找对应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现在采用的是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主要依据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比如应纳税所得额为4500元,属于“超过3000至12000元的部分”,对应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10,应纳税额也就是应缴个税=4500*10%-210=240元。参照上表时一定要注意,要用应纳税所得额对照表格,切不可用工资收入来参照计算。

  实例:张三工资收入6000元,个人缴纳五险一金部分为500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6000-500-5000=500元,对照税率表得知,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应纳个人所得税=500*3%-0=15元。

  注意,对于国内居民来说,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如果是外籍人员,他们的个税起征点与我们不同,但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工资一万的
工资薪金所得,按月计算征缴个人所得税,个税由所在单位代扣代缴,拿到手中的工资都是税后工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那部分收入金额,由工资收入减去五
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方法是什么,比如月薪8000元
你好,一般情况,个人所得税是单位统一缴纳的,也就是单位统一从员工工资里扣除个人所得是,到税务部门统一缴纳的。但有时候税务系统出问题亦或是单位财务出了差错,个人所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个人薪酬,个人所得税计算
你好,一般情况,个人所得税是单位统一缴纳的,也就是单位统一从员工工资里扣除个人所得是,到税务部门统一缴纳的。但有时候税务系统出问题亦或是单位财务出了差错,个人所
工资薪金所得税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税的计算是: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即工资-五险一金-5000-其他,具
工资税率计算的计算方法?
一、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如何计算
你好,建议自行查询有关规定。
贷款超过15.4部分的利息不能找他要回来吗?
你好,依据双方之间协议约定办理
国家规定利率不能超过多少
国家规定的贷款利息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否则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可以不予偿还,但是合理的本金及利息当事人还是需要按时偿还。法律
一般保证人还了一部分钱后,是否形成了连带责任?
如果您是一般保证肯定是够不成连带责任的
360借条和恒小花今天是还款日但是还不上,明天还的话会上征信吗?
逾期还款的处理方式通常有:与借款机构协商延期还款、部分偿还、寻求第三方代偿等。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您的实际还款能力和借款机构的政策。当面临逾期还款的情况时,您应该
我刚才交过钱怎么又要
对于此类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与商家沟通确认支付状态、要求商家提供支付凭证、向支付平台投诉等。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您与商家的沟通情况和证据收集情况。若商家无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