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在外国取得法律保护的前提

更新时间:2018-07-24 15: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有朋友问找法网小编,发明成果获得专利权后,是否在外国也受受到法律保护呢?其实不然,在国内申请的专利,在国外是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所谓地域性,就是对专利保护权的空间(国别)限制。那么,专利权在外国取得法律保护的前提 是什么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来详细解答吧。

  一、专利权在外国取得法律保护的前提

  如果专利权人希望在其他国家享有专利保护权,就必须依照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另行提出专利申请。但如果是加入了国际条约及双边协定另有规定之外的,情况另议,否则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承认其他国家或者国际性知识产权机构所授予的专利保护权。

   二、专利权效力

  (一)独占实施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专利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因此,产品发明专利权人和实用新型专利权人独占实施权的内容具体包括对专利产品的制造权、使用权、许诺销售权、销售权和进口权;方法发明专利权人享有的独占实施权,除了指该专利方法的排他使用权外,还包括对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享有的使用权、许诺销售权、销售权和进口权。这里的许诺销售,是指以做广告、在商店橱窗中陈列或者在展销会上展出等方式作出销售商品的意思表示。

  (二)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可见,外观设计专利独占实施权的内容包括对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制造权、销售权和进口权。

  三、专利权期限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权期限届满后,专利权终止。专利权期限届满前,专利权人可以书面声明放弃专利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授予的专利保护权仅在该国或地区的范围内有效,除此之外的国家和地区不发生法律效力,专利保护权是不被确认与认可的。要想在其他国家享有专利保护权,就必须依照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另行提出专利申请。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专利权 保护期限 起算
你好,保护对象有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专利权保护对象包括哪些
专利权受到侵害后,专利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请求专利行政部门干预或诉讼的方法保护专利权。不同领域的专利保护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专利权保护和著作权保护
专利权受到侵害后,专利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请求专利行政部门干预或诉讼的方法保护专利权。不同领域的专利保护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专利权保护情况怎么填写
专利权受到侵害后,专利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请求专利行政部门干预或诉讼的方法保护专利权。不同领域的专利保护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专利权对藏戏的保护有什么
专利是需要申请的。。。。
专利权保护问题
药品的配方、制备方法主要涉及发明专利,被授权的专利受专利法保护。
请教专利权保护的对象和保护期限问题
专利权保护的对象主要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这三类对象,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创造包括三类,即发明、实用 新型和外观设计。其中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
专利权人的权利和怎样保护专利权?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 1.自己实施其专利的权利,即自己享有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的行为。 2.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
付款后刷手跑了,能报警吗?
你好,建议及时报警
微信交易,只知道对方的微信昵称,账号,以及支付码,对方姓名如何起诉?
可以起诉对方,但是看欺骗行为的性质,以及是否有合同约定,视情况决定起诉的效果。 如果双方签订的合同以及承诺书及补充材料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内容未违反法律、行政
投诉成功后,支付宝还能回来吗?
可以客服查询解决,确定具体
我是一名在校学生,我们班有位同学频繁进行网络赌博,金额在几千左右,我该如何匿名举报
法律分析:举报部门会根据其严重程度给予嘉奖,大部分无实质奖金。怎么匿名举报网络赌博一、对于赌博,可以向当地警方报案,可以采取电话、书信、网络等方式。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