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网络诈骗行为

更新时间:2019-07-31 16: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新科技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有利也有弊。有利之处在于互联网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弊端如滋生了网络诈骗行为,侵害了人们的权益。那么如何判断网络诈骗行为?下面就跟随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如何判断网络诈骗行为

  一、什么是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通常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网络上以各种形式向他人骗取财物的诈骗手段。犯罪的主要行为、环节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网络诈骗特点

  1、网络诈骗犯罪呈空间虚拟化、行为隐蔽化;

  2、网络诈骗犯罪网络呈低龄化、低文化、区域化;

  3、网络诈骗犯罪链条产业化;

  4、诈骗行为手法多样化,更新换代速度快;

  5、诈骗高危人群犯罪手法多元化、交叉化趋势明。

  三、如何判断网络诈骗行为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

  2、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综上所述,判断网络诈骗行为主要从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四个方面进行判断。其侵犯的客体是共死财务所有者,使用欺诈方法骗取,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假如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想了解,欢迎登录找法网免费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如何判断是诈骗行为,怎样防范
需要结合具体的案情分析的
如何定罪网络诈骗?金额超过2000元。
网络诈骗的定罪处罚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如何处理网络诈骗1400元?
请问是什么类型的诈骗呢,抓紧时间报警处理
怎么判断一个人是诈骗行为?
你好 这个是要视情况而定的
怎么能确定网络诈骗呢
网络贷款往往与高利贷、诈骗及“套路贷”系列违法犯罪行为相关联,在选择网络贷款前建议慎重考虑。若您已通过网络贷款,建议您及时将相关的网贷资料尤其是网贷合同提供给
怎么判断是否被诈骗
你好,建议向公安机关报警处理。
如何判断自己被诈骗了
你好,具体什么原因造成的
好! 新公司法已颁布,1)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依据评价入股 3)无形资产入股是否有比例限制?
无形资产入股比例可协商。操作包括:1. 确定无形资产价值;2. 协商入股比例;3. 签订协议并办理转移手续。需确保评估准确,手续完备。
我的法人对公账户开不出有办法解决吗
对公账户无法开出时,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核对并补充账户所需资料,确保完整合规;其次,联系银行客服或前往柜台查询具体原因,并根据银行建议进行相应调整;若涉及违规行
我名下有一家公司但是爱企查显示有两家另一家我不认识
如核实后发现确实不认识另一家公司,可尝试联系该公司说明情况并要求更正。同时,也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相应证据以维护自身权益。
你好我想问一下我是个体户我用营业执照向银行贷款了然后在这期间没还完能更改营业执照上面的法人吗?
可以变更,但需申请。变更法人应向原登记机关提交变更申请书、变更决议及其他必要文件,并换发新营业执照。变更过程中需确保贷款协议有效性,及时告知银行并更新相关信息。
被投诉人不是公司法人可以投诉公司吗
可以投诉公司,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诉方式。投诉公司可选择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或投诉,应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在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考虑侵权行为的性质、严重程度
大家都在问
  • 670人咨询过
  • 127人咨询过
  • 829人咨询过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