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债券贴现率

更新时间:2022-05-13 17: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债券贴现率是在所购买的债券尚未到期时,到证券市场申请贴现所涉及到的贴现利息与票据面额的比率。贴现债券的目的是尽快筹集资金,采用债券贴现的投资者不能考虑利息再投资,在价格波动幅度上也会对收益率有较大影响。

什么是债券贴现率

  一、什么是债券贴现率

  在购买债券未到期时,因特殊原因急需用款,可到证券市场申请贴现,即把债券转让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由银行扣除从贴现月份到债券到期月份的利息,付给现金。

  债券在贴现时,贴现息(贴现利息)与票据面额的比率,就是贴现率。在债券贴现时,贴现机构要预先扣收自贴现日起至到期日止的利息。

什么是债券贴现率

  二、贴现债券的特点

  (一)利息在发行时即从投资额中扣除而先付给投资者。投资者购买这种债券就是希望先收入利息,而发行者采取先付利息的方式,就是为了尽快筹集资金。

  (二)因为没有票面利率,投资者不能考虑利用利息再投资。

  (三)与付息债券相比,其价格波动幅度对收益率会有较大影响。

  三、债券贴现利息及金额的计算

  债券的贴现利息和实付贴现金额的计算方法是:

  贴现利息=贴现金额×贴现天数×(月贴现率÷30天)=贴现金额×贴现月数×月贴现率;

  实付贴现金额=贴现金额-贴现利息。

  如:中国人民银行1985年5月公布了《1985年国库券贴现办法》规定,1985年国库券的贴现为月息12.93‰,各办理贴现银行都必须按统一贴现率执行。贴现期从贴现月份算起,至到期月份止。贴现利息按月计算,不满一个月的按一个月计收。按这一规定,100元面额的1985年三年期国库券在1987年6月底的贴现金额应计为:

  贴现利息=145×36×12.93‰=67.49元

  注:式中36为三年期国库券的月数即36个月。

  实付贴现金额=145-67.49=75.51元

  也就是说,这时,在有关金融机构中出让1985年的国库存券,贴现金额为75.51元左右。

  综上所述,所谓债券贴现率,就是债券在贴现时,贴现息(贴现利息)与票据面额的比率。该比率要应用到债券贴现利息及金额的计算当中,切不可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想要作更多的了解,欢迎登录找法网免费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