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欠条怎么写有法律责任

更新时间:2019-08-15 13: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现实生活中,手写的欠条是非常多的,手写的欠条是相对来说是比较方便快捷的,但是要注意欠条的格式。那么,手写欠条怎么写有法律责任呢?手写欠条范本内容如何呢?手写欠条范本结构怎样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手写欠条怎么写有法律责任?

  手写的欠条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把欠款的原因、款数写清楚,欠款人签字,那么手写的欠条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欠条上明确约定还款期的,则该欠条在还款期之日起3年内有效。若无明确约定还款期,则在首次主张权利之日起3年内有效。

手写欠条怎么写有法律责任

  二、手写欠条范本内容如何?

  手写欠条范本的内容如下:

  欠条格式范本

  兹欠______________________货款共计人民币大写____仟____佰____拾____元_____角整小写(_______元),

  我公司承诺此款于______年_____月____日前无条件还清欠款,并支付到指定的银行账户。

  以上唯恐口说无凭,特立此欠条为证

  欠款人: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欠款人地址: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

  以上就是手写欠条范本一的内容。

  三、手写欠条范本结构怎样?

  手写欠条范本一般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

  (一)手写欠条范本的标题

  在欠条范本中的的标题一般由文种名构成,即在正文上方中间以较大字体写上“欠条”两字。也有的在此位置写上“暂欠”或“今欠”字样作为标题,但这种标题正文则在下一行顶格写。

  (二)手写欠条范本的正文

  在欠条范本中的的正文要写清欠什么人或什么单位什么东西、数量多少,并要注明偿还的日期。

  (三)手写欠条范本的落款

  在欠条范本中的落款要署上欠方单位名称和经手人的亲笔签名,是个人出具的欠条则需署上立欠方个人的姓名。并同时署上欠条的日期。单位的要加盖公章,个人的要加盖私章。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手写欠条怎么写有法律责任”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把欠款的原因、款数写清楚,欠款人签字,那么手写的欠条就具有法律效力。若您还遇到其它不懂的问题,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在线的律师会对您的疑问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欠款欠条怎么写有法律责任
欠款欠条需明确、具体。正文要写清欠款原因、金额、偿还期限等,双方签字确认。如遇纠纷,可通过协商、调解或法律途径解决,确保双方权益。
法律责任欠条如何写
欠条有法律责任的书写要求: 1、双方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具体是指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意志与其内心的真实意志一致,不得存在欺诈、胁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欠条怎么写有法律责任
欠条有法律责任的书写要求: 1、双方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具体是指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意志与其内心的真实意志一致,不得存在欺诈、胁
你好,借条怎么写有法律责任
1、主体 在撰写债权、债务相关文件时,必须清晰界定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身份。对于自然人,需核实其身份证上的姓名,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居民身份证号抄录在文件上,并要求
借条怎么写有法律责任
要看具体内容来定。a
欠工人工资欠条如何写有法律责任
你好,请问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请问借条怎么写才有法律责任
借条要写明借款的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并符合下列要件的,才有法律效力: 1. 出借人和借款人均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
欠条如何写有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写欠条要想在法律上有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签订欠条的双方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欠条的内容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内容一般包括:欠款的原因,
欠工人工资欠条怎么写有法律责任
打工欠钱的欠条应写明债权人和欠款人的姓名、住所等身份信息;欠款的原因;欠款的币种、数额、利率、期限;以及还款的时间、地点、方式等重要的内容。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写借条怎么才有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1. 借款未约定还款日期,债权人可随时索要,时效从债务人拒绝还款时起算,适用三年普通诉讼时效。若一直未索要,适用20年最长诉讼时效。 2. 借款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