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据与借据有什么区别

更新时间:2018-08-20 14:53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借条和收条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或使用的,就像是一个简易版的合同一样。那您能区分出借条与收条的区别是什么吗?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下借条与收条的区别是什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区分借条和收条,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借据指借用别人的钱或器物时所立的字据,由出借的人保存,是一种债权债务的证据。借是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把物品或金钱暂时供别人使用。借条”不仅表明在出借人与借款人或借用人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同时还能表明债发生的原因,出借人只需出具“借条”便能证明其对借款人或借用人享有债权,且无须对债发生的原因进行举证。

  收据指收到钱或东西后写给对方的字据。“收”是指“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收条”则有可能是“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所形成,也有可能是依约定或法律规定“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所形成,本身并不表明对双方当事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确认,只是表明了一种“收到款或物”的事实状态,要确认双方当事人之间是否具有债权债务关系,有待于对“收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确定当事人之间是否具有权利义务关系。总之,“收条”产生的原因很多,不能把“收条”当然作为当事人之间具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借条和收条的区别:

  1、产生的原因不同。借条主要是因借款而产生的;而欠条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任何能以金钱为给付内容的债都能产生欠条。

  2、性质不同。借条反映的是当事人之间借款合同关系,借条本身是借款合同的凭证,每一个借条背后都是一个借款合同;而欠条则是当事人之间的一个结算结果,反映的是当事人之间单纯的债权债务关系。

  3、诉讼时效不同。对于注明了还款期限的借条和欠条, 诉讼时效均从其注明的还款期限之日起两年。没有注明还款期限时,两者的诉讼时效是有区别的:对于没有注明还款期限的借条,出借人可以随时向借款人要求还款,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之时开始计算,时间为两年。权利人再次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中断。但是如果出借人在借款人出具借条的20年内不主张权利,则丧失胜诉权;没有注明还款期限的欠条,出借人也可以随时要求返还,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之日起2年,同样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但是从出具欠条之日起,两年内不主张权利的,丧失胜诉权。

  4、证明力不同。举证时,借条持有人一般只需向法官简单的陈述借款的事实经过即可;欠条持有人必须向法官陈述欠条形成的事实。如果对方否认,欠条持有人必须进一步举证证明欠条形成的事实,否则法院很可能不予支持其诉求。

  以上就是“收据与借据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若您还有其他疑问,我们有在线服务的律师,可以为您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收条与欠条的区别有那些
借条与收条的区别:借条一般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字据。收条一般是指收到别人或单位送到的钱物时写给对方的一种凭据性的应用文。<br>
借据和借条的区别,借据和借条的区别在哪
“借条和借据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说法不一样。借据和借条,均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并交债权人,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欠据和借据有啥区别
一般没有大的区别
司法机关冻结是否属于失信人员
司法冻结不是失信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2、以伪造证
超生三胎又没交罚款的可申请入党吗
超生三胎未交罚款不影响入党申请资格,但可能需先解决超生问题。常见处理方式包括:缴纳罚款、接受处罚、配合调查等。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自身情况和法律规定,避免加重
因盗窃罪被判一年,今年女儿考上大学入党有影响吗?
女儿入党时,党组织会进行政治审查,了解家庭成员情况。若父亲因盗窃罪被判刑,女儿可提前向党组织说明情况,提供父亲改造良好的证明,并展示自己优秀的政治觉悟和表现。同
我经济困难,法院是否直接可以为我提供法律援助
可以申请法援。具体操作:1.了解法援条件;2.准备相关证明材料;3.向当地法援中心提交申请;4.等待审核结果;5.如获批准,法援律师将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罚金履行完毕为什么还限高
罚金履行完毕仍限高,需查明原因。若因系统更新延迟,可联系法院解除。若因存在其他法律义务未履行,如赔偿等,需继续履行。若对限高令有异议,可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