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9-05-28 16: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在生活中,我们知道不管对与错都是要讲究一个证据的,不能双方口头指定就是可以的。尤其是在法律上,更要讲究证据所得,当事人想要争取最大的权益,证据就是最好武器,当然证据在使用的时候也会相关规则。那么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有哪些呢?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有哪些

  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主要是指在行政诉令的举证,作证,取证,质证和认证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定和原则。由于行政诉讼同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因此,其证据规则除了同其他诉讼证据规则存在共同性之处,更具有自己独立的,有别于其他诉讼活动的证据规则。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有哪些

  1、取证规则取得证据规则是人民法院、行政主体及其相对人和其它利害关系人收集、调取证据所应遵循的程序、方法和应满足的条件。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行政程序中的取证缺乏明确一致的规定。本司法解释基于司法权力的局限,也不可能对行政程序中调取证据行为作出设定,只能通过对举证要求的规定,实现对取证行为的规范。事实上,本司法解释第二部分“提供证据的要求”,就是对取证行为的要求。如果取证不符合要求,举证当然就不可能符合要求。所以我将这一部分归纳为取证规则。举证规则行政诉讼举证

  2、举证规则行政诉讼举证,就是指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向法庭提供证据,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或事实损害行为、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是否合法、应否承担行政赔偿责任、承担何种赔偿责任的诉讼活动。强化被告到庭应诉

  3、补证规则行政诉讼中的补证,是指案件已有证据尚不足以证明案件待证事实,当事人依法主动或应人民法院要求补充相关证据,从而证明案件待证事实的诉讼活动。从广义上讲,补证也属于举证,但二者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诉讼行为。

  4、质证规则质证,是指一方当事人在行政法官主持下,对对方证人所作的盘问。行政诉讼质证,指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在法官主持下,于证据交换或庭审中,对对方展示的证度上影响到法官的内心确信。

  5、认证规则行政诉讼认证是法官对证据三大属性,即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所进行的综合据进行辨认、质询、说明、解释以确定证据效力的活动。质证的价值,在于提高 证据的可采性,寻找可定案证据,为认证作准备,它在很大程审查判断。

  二、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定种类

  1、书证。即以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记载的内容表达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人的思维或者行为的书面材料。如行政机关的文件、文书、函件、处理决定等。作为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在诉讼中必须提交的书证。

  2、物证。即以物品、痕迹等客观物质实体的外形、性状、质地、规格等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肇事交通工具、现场留下的物品和痕迹等。

  3、视听资料。即以录音、录像、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及数据等转化为各种记录载体上的物理信号,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音像磁带、计算机数据信息等。

  4、证人证言。即直接或者间接了解案件情况的证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陈述。一般情况下,证人应当出庭陈述证言,但如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精神病人、未成年人作证应与其心理健康程度、心智成熟程度相适应。

  5、当事人陈述。即本案当事人在诉讼中就案件事实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和承认。

  6、鉴定结论。即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鉴定人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就与案件有关的专门问题所作的技术性结论。根据鉴定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医学鉴定、文书鉴定、技术鉴定、会计鉴定、化学鉴定、物理鉴定等。

  7、勘验笔录、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或者物品进行勘察、检验、测量、绘图、拍照等所作的记录。现场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情况及其处理所做的书面记录。

  三、行政诉讼证据的特点

  1、行政诉讼证据所要证明的最终事实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2、行政诉讼被告必须自始至终地承担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法定举证责任。

  3、行政诉讼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证人和原告收集证据,作为被告代理人的律师也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4、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有收集证据的权力,而无收集证据的义务,其主要任务是审查判断证据。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有哪些、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定种类以及行政诉讼证据的特点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关于如何深度理解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
行政诉讼举证,应遵循以下步骤: 1. 被告需提供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规范性文件。 2. 原告在起诉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通常要提供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 3.
行政诉讼的证据适用规则有哪些
行政诉讼的证据适用规则有哪些
行政诉讼证据的要求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新行政诉讼法证据规则
新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包括: 1. 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2. 收集证据的程序要正当,手段要合法; 3. 被告对被诉的行政行为有举证责任;
行政诉讼证据的规定有哪些
行政诉讼证据的规定有哪些
行政诉讼证据的要求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有哪些内容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内容包括: 1. 被采纳的证据需具备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并需经过庭审质证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2. 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可以针对
行政诉讼证据基本规则
行政诉讼证据基本规则
行政诉讼证据的要求
如何理解行政诉讼证据规则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内容有: 1、取证规则取得证据规则; 2、举证规则行政诉讼举证; 3、补证规则行政诉讼中的补证; 4、质证规则质证; 5、认证规则。 行政诉讼
怎么样理解行政诉讼证据规则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主要包括下面几点:第一,所有证据,无论种类,都只有经过法庭的审查属实,才能做为定案依据;第二,在举证责任方面。被告也就是行政机关,在
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有哪些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包括举证、取证、质证、论证规则,现重点介绍举证、取证规则如下: 1、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证据必须是作出行政行为时就已经收集的证据;
直接来提取证据,行政诉讼案件
您好,可以的。看到您的问题时间较晚,没有及时回复您的咨询,敬请谅解。
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
你好,出现共同管辖局面时,各管辖法院在法律上都有对本案的管辖权。尽管有两个以上的法院都有管辖权,但是实际只能由一个法院来行使这种管辖权,行使管辖权的法院须属于这
行政诉讼法规定证据种类有哪些
行政诉讼法规定证据种类:书证; 物证; 视听资料; 电子数据;证人证言; 当事人的陈述; 鉴定意见; 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有哪些
行政诉讼法规定证据种类:书证; 物证; 视听资料; 电子数据;证人证言; 当事人的陈述; 鉴定意见; 勘验笔录、现场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