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管辖法院如何确定

更新时间:2019-09-20 15: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民事诉讼主要处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各类民事案件的管辖法院如何确定,在法律中都有明确规定,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

民事诉讼管辖法院如何确定

  一、民事诉讼管辖法院如何确定

  一、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二、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三、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的诉讼,由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达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由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或者航程终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四、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五、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二、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何时提出

  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三、民事诉讼管辖的分类

  一、法定管辖

  1、级别管辖

  是指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2、地域管辖

  是指按照人民法院的辖区和民事案件的隶属关系所划分的管辖。

  种类:

  1) 一般地域管辖

  是指按照当事人所在地与法院辖区的隶属关系所确定的管辖。 原则:原告就被告原则

  2) 特殊地域管辖(3个合同纠纷,3个侵权,3个海事纠纷,一个票据纠纷)

  是指以诉讼标的所在地、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所在地及被告住所地为标准确定的关系。

  3) 专属管辖

  是指法律规定某些特点案件必须由特定的人民法院管辖,其他人民法院无权管辖,也不准许当事人协议变更管辖。

  3、协议管辖

  又称约定管辖或合意管辖,是指当事人就第一审民事案件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之后,达成协议确定管辖的法院。

  1) 国内协议管辖;

  2) 涉外协议管辖;

  二、裁定管辖

  定义:人民法院以裁定的方式确定案件的管辖。

  1、移送管辖

  是指已经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因发现本法院对该案件没有管辖权,

  而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理。

  2、指定管辖

  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指定其辖区的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具体案件行使管辖权。 3、管辖权的转移

  是指由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者同意,把某个案件的管辖权由下级人民法院移转给上级人民法院,或者由上级人民法院移转给下级人民法院审理。

  民事诉讼中管辖的类型分为法定管辖与裁定管辖,如果当事人起诉的法院没有管辖权,法院会告知当事人并主动移送管辖,关于民事诉讼的管辖若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登陆找法网平台在线咨询我们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民事诉讼起诉地点如何确定
民事诉讼起诉地点如何确定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关于民事诉讼的一般性起诉地点
民事诉讼起诉地点灵活选择。一般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被告经常居住地不一致时,由其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特殊情况下,如涉外、失踪等,可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需结合具体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合同民事诉讼管辖如何确定
合同纠纷管辖以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法院为主。若双方有书面协议,可按协议选择法院,但需符合法律规定。无协议时,一般向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注意避免违反
民事案件法院受案范围有哪些
民事案件法院受案范围广泛,常见处理方式有诉讼、调解、仲裁等。具体选择应视纠纷性质、当事人意愿和法律规定而定。例如,合同纠纷可通过仲裁解决,人身权利纠纷则更适合通
原告起诉地点如何确定
确定原告起诉地点,一般首选被告住所地法院。若被告住所与经常居住地不符,可在经常居住地起诉。选择时,需考虑证据收集、证人出庭等便利因素。若涉及多个被告且住所地不同
起诉地点如何确定
法院起诉地点一般是被告住所地,但在以下情形中,原告住所地成为起诉地点: 1. 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2. 对下落不明或
怎么确定人民法院对民事诉讼的地域管辖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地域管辖包含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和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两种情形。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通常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的住所地与其经常居住地
法院民事诉讼怎么处理
一般来讲,处理的方式首先都是先行协商,无法协商的,再由有关单位进行调解,调解无效的,可以申请仲裁或直接起诉。需要注意的是劳动纠纷必须先进行仲裁才能诉讼。在处理纠
法院管辖权怎么确定有没有法律规定
法院管辖权的确定: 1.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的住所地与其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2. 管辖权通常涉
民事诉讼主要受案范围有哪些
民事诉讼立案的要求有: 1. 起诉状格式数量符合规定; 2.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3. 有明确的被告; 4.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
民事诉讼请求地应该在哪怎么确定
1. 民事诉讼请求地一般是被告人的住所地。如果被告的住所地与其经常居住地不一致,那么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 2. 对于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可以选择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