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立案金额多少

更新时间:2022-06-07 10: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那么,职务侵占罪立案金额多少?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职务侵占罪立案金额多少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金额:6万元以上会被以职务侵占罪定罪量刑。

  我国《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职务侵占罪立案金额多少

  二、2019年职务侵占罪数额多少立案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金额:5000元至1万元以上会被以职务侵占罪定罪量刑。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三、新职务侵占罪立案金额是怎么规定的

  按照《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规定来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所以现在关于职务侵占罪的数额标准就是

  数额较大:6万元以上

  数额巨大:100万元以上

  通过非法手段将不属于自己的财富纳入自己的口袋,面临的就是法律的严惩。以上内容就是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职务侵占罪立案金额多少的相关知识,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感到疑惑,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职务侵占,多少才立案
你好,请问是什么类型的案件呢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多少钱?
职务侵占罪金额立案标准:当职务侵占数额达到“数额较大”即六万元以上的,即达到职务侵占的立案标准。<br/>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多少钱构成侵占罪?侵占罪立案金
你好,需要交纳诉讼费的
,,职务侵占多少钱可以立案
如果职务侵占没有达到立案标准就不能追究刑事责任。一是通过追讨方式(包括司法程序)挽回经济损失;二是根据行政管理规定、 内部管理 规定、或党纪处分条例给予行政或党
如果职务侵占罪被立案,多少金额会坐牢
贪污罪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就要坐牢,根据刑法规定,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
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数额多少以上
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为贪污或者受贿数额的二倍,即六万元以上不满四十万元的。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
职务侵占立案标准是多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
职务侵占多少够立案?
您好,请问现在情况如何?您可以来电详谈。
无房户要达到什么要求才算无房户,对无房户政府有什么补贴吗?
你好,针对无房户的新政策问题,需要结合具体的政策等相关证据来分析,因为这是属于政策问题,建议是到当地的房管部门查询
要在app上实名认证,拍身份证正反面这样有风险吗?
建议核实软件真实性,以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在二乙医院实习能报考护资嘛
报考护资通常有两种方式:线上报名和线下报名。线上报名方便快捷,适合熟悉网络操作的考生;线下报名则需要前往指定地点提交材料,适合对网络操作不熟悉的考生。考生应根据
在不住院的情况下,平检查身体的检查费用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助吗?
在不同情况下,平检查身体费用的补助方式有所不同。若检查项目在医保目录中,通常可以直接通过医保卡结算;若不在医保目录中,需个人先行支付,随后携带相关票据和报销材料
小学不发毕业证合法吗?
处理学校不发毕业证问题,常见方式有:沟通协商、投诉举报和诉讼。沟通协商是首选,尝试与学校沟通解决问题;若无果,可向上级教育部门投诉举报;最后,若权益仍受损,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