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量刑减轻处罚条件

更新时间:2021-09-03 18: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刑法量刑是根据相应的证据以及犯罪嫌疑人的悔罪表现等,法官会根据相应的法律规定来进行量刑。在刑罚实践过程中,会出现加重处罚还有减轻处罚的情况。这些刑法根据实际情况都进行规定。那么刑法量刑减轻处罚条件是什么?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

  一、刑法量刑减轻处罚条件

  1、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造成危害结果的(刑法第18条);(2)未遂犯(刑法第23条);(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教唆犯(刑法第29条);(4)自首(刑法第67条);(5)立功(刑法第68条)。

  2、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刑法第17条)。

  3、应当减轻处罚的情节: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刑法第24条)。

  4、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1)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刑法第19条);(2)预备犯(刑法第22条)。

  5、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从犯(刑法第27条)。

  6、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1)在外国犯罪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刑法第10条);(2)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刑法第68条);(3)个人贪污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10000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刑法第383条);(4)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刑法第390条);(5)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刑法第392条)。

  7、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1)防卫过当(刑法第20条);(2)避险过当(刑法第21条);(3)胁从犯(刑法第28条);(4)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刑法第68条)。

  8、可以免除处罚的情节:(1)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刑法第37条);(2)犯罪较轻的自首犯(刑法第67条);(3)非法种植罂栗或者其它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刑法351条)。

  9、应当免除处罚的情节: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刑法第24条)。

  二、量刑内容

  量刑是人民法院刑罚裁量活动。因此,量刑是以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为前提的。我国刑法对于具体犯罪一般都规定了相对确定的法定刑,从而为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正确地裁量刑罚留下了法律空间。因此,量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决定是否判处刑罚

  犯罪以后,根据有罪必罚的原则,一般都须判处刑罚。但在我国刑法中存在免予刑事处罚的制度,根据刑法第37条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而且,我国刑法中还有免除处罚的规定,对于具有某种情节的犯罪人应当或者可以免除刑罚处罚。因此,决定是否判处刑罚是量刑的重要内容之一。

  决定判处何种刑罚

  刑法对某一犯罪,为适应刑罚个别化的需要,一般都规定了数个刑种以供选择。因此,在决定对犯罪人判处刑罚以后,进而还要解决刑种的选择问题,以决定对犯罪人判处何种刑罚。

  决定判处多重的刑罚

  在选择刑种以后,除死刑和无期徒刑等刑种没有一定的刑度以外,其他刑种:包括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等都有一定的刑度,因而需要根据犯罪事实及情节,裁量确定应当判处的刑罚。

  三、量刑原则

  量刑原则是对量刑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制约作用的法律准则。

  刑法第61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据此,量刑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一)首先要以事实为根据

  是指以客观存在的犯罪的一切实际情况为根据。

  1)查清犯罪构成要件事实

  即查清行为人是否符合犯罪主体条件、做了什么、主观上是故意或过失、危害了什么。

  2)确定犯罪性质

  即正确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犯罪性质不同,社会危害也不同,法定刑也不同。准确定性才能正确量刑。

  3)全面考察犯罪情节

  此处之犯罪情节是指构成要件以外的其他能够影响社会危害程度的各种主客观事实情况,如未遂、中止、自首、从犯、犯罪的方法手段、后果、动机等。

  同一性质犯罪,因情节不同,其总体社会危害程度也不同,因而刑罚处罚也应有区别。

  如受迫害杀人与图财害命,犯后逃跑和自首等。

  (二)其次要以法律为准绳

  量刑要以刑法规定为准绳,依法量刑,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所谓刑法规定,是指:

  ①刑法总则有关刑罚方法、刑罚制度(如数罪并罚、缓刑等)及其适用条件的规定。

  ②刑法分则有关具体犯罪适用的刑法方法和量刑幅度的规定。

  分则具体罪名量刑幅度不能任意突破,除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以外,只能在量刑幅度以内选择适用适当的刑种或者刑度。

  ③刑法总则有关从重、从轻、减轻以及免除处罚的规定,如未遂、中止、未成年、主犯从犯等从重从轻处罚的规定。

  这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刑法量刑减轻处罚条件的相关内容。刑法量刑减轻处罚是要根据相应的法律规定来进行,任何人都不可以破坏或者随意减刑,这会对司法工作秩序造成破坏。若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向找法网律师进行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可以减轻行政处罚的条件是什么?
行政处罚法中减轻处罚的条件: 1. 违法行为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其危害后果; 2. 行为人是被胁迫或诱骗违法的; 3. 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
减轻处罚的条件有什么
减轻处罚:是指适用于法定刑以下的刑罚,仅限于主刑。减轻处罚有两种情况: 1、犯罪分子有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犯罪分子没有减轻处罚情节,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减轻处罚的定义和适用原则是什么,刑法如何规定
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以下适用刑罚,只限于主刑。有一般减轻与特别减轻之分,前者适用于一切犯罪,后者由刑法特别规定并只适用于特定犯罪。 减轻处罚有两种情况: 一是犯
减轻处罚定义及适用原则是什么,刑法上如何规定
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以下适用刑罚,只限于主刑。有一般减轻与特别减轻之分,前者适用于一切犯罪,后者由刑法特别规定并只适用于特定犯罪。 减轻处罚有两种情况: 一是犯
刑事减轻处罚的情形有什么刑法上怎么规定
减轻处罚主要有两种情况: 1、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具体
刑法满足什么条件可以从轻处罚,刑法上如何规定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处罚:行为人不满十八周岁的;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犯罪的;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
减轻税收行政处罚的条件是什么?
对税务行政处罚减轻处罚的条件:当事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当事人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而违法的;当事人自首的、立功的;或者有其他减轻处罚的条件的。法律
减轻税务行政处罚处罚的条件是什么?
减轻税务行政处罚的条件: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主动供述税务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等。法律依
减轻税务行政处罚的条件是什么?
对税务行政处罚减轻处罚的条件:当事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当事人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而违法的;当事人自首的、立功的;或者有其他减轻处罚的条件的。法律
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条件是什么?
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的条件:违法行为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其危害后果;行为人是被胁迫或诱骗的;行为人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或者行为人有立功表现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