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庭审程序程序流程

更新时间:2022-06-19 10: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不管是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大家都可以通过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法院在处理民事诉讼案件的时候,为了确保案件审理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准备的东西有很多,那么民事诉讼庭审程序程序流程是怎样的?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民事诉讼庭审程序程序流程

  (一)庭审准备

  (二)法庭调查

  1、当事人陈述

  2、出示证据和质证

  (三)法庭辩论

  (四)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

  1、合议庭评议

  2、宣告判决

民事诉讼庭审程序程序流程

  二、民事诉讼委托朋友可以吗

  可以委托自己的朋友代自己去应诉,但是要求有授权委托书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不能成为代理人的情形包括无民事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认为不适合担任代理人的人。

  私法自治,民诉中可委托朋友作为自己的工作人员代理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三、民事诉讼规定原则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以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为一般要求,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为例外的原则。

  离婚案件一般情况下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若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被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经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民事诉讼庭审程序程序流程等相关法律知识。大家在提起民事诉讼的时候,还需要提交起诉状,这个可以交由律师代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民事诉讼案件?
在民事诉讼中,准备起诉状是关键。起诉状应明确记载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同时,要详细阐述诉讼请求和所
民事诉讼的主要程序流程一览
民事诉讼的主要程序流程一览
民事诉讼物证的调查收集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民事诉讼法庭审判流程
民事诉讼庭审流程包括四个主要步骤:起诉、被告应答、举证质证、开庭审理和判决。原告需起草起诉状并提交至法院,法院会通知被告进行应答和举证,随后进入开庭审理环节,双
民事诉讼案件受理的专业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包括: 1. 提交起诉状,明确诉求和证据; 2. 法院进行立案审查,确认案件受理条件; 3. 案件受理,法院安排开庭时间; 4. 开庭审理,双方陈
提出民事诉讼的具体流程和指南
民事诉讼流程包括起诉、受理、答辩、开庭、判决。具体操作为:1. 原告起草起诉状提交法院;2. 法院审查后受理并送达被告;3. 被告提交答辩状;4. 法院确定开庭
关于合同纠纷的民事诉讼流程是怎样的
合同纠纷民事诉讼的流程如下: 一、递交起诉状; 二、法院受理; 三、开庭审理。 具体操作包括:撰写起诉状,提交法院并缴纳诉讼费;法院审查后立案,排期开庭
民事诉讼案件
您好,可以描述下您案件具体情况,以便律师可以及时帮助到您解决。
民事诉讼从起诉到开庭要多久
民事诉讼起诉到开庭时间不定。简易程序约15天,普通程序30天,被告下落不明则更长。选择程序要考虑案情、效率等因素。简易程序适用于简单案件,快速解决;普通程序更适
民事诉讼流程
起诉流程:起诉,审查,立案,庭前准备,开庭审理,裁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
民事诉讼一般多长时间开庭呢
民事诉讼开庭时间因情况不同而异。简易程序下,法院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内安排开庭;普通程序则需30天。若被告下落不明,公告送达后60天内开庭。具体操作中,法院会
简易程序民事诉讼流程是怎样的
简易程序民事诉讼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准备证据、提出异议、参与开庭和接收宣判。选择处理方式时应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自身需求,及时准备证据材料,合理利用法律程序保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