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更新时间:2018-09-26 11: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一直以来,民事诉讼法都是我国的基本法律,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你可知道,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呢?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点是哪些呢?跟随找法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是调整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法院和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民事诉讼法又称形式意义的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的专门性法律或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广义的民事诉讼法又称实质意义的民事诉讼法,指除了民事诉讼法典外,还包括宪法和其他实体法、程序法有关民事诉讼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民事诉讼的规定。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点

  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以人民法院为主导的法律关系

  与其他法律关系相比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最显著特征是它以特定主体-人民法院为主导。这集中体现于:各种诉讼法律关系都表现为人民法院同其他一切诉讼参与人之间的关系。尽管当事人同其他诉讼参与人都在同一诉讼中行为和活动,但彼此间并不发生诉讼法律关系,诉讼参与人只能同人民法院之间形成这种关系。因此,诉讼法律关系如同一个扇面,它由人民法院与各诉讼参与人分别发生的多个具体的诉讼法律关系组合而成的。

  同一诉讼中若干个诉讼法律关系是有主次的 。一般说 ,法院与原告、法院与被 告之间的诉讼法律关系是主要的 ,是其他诉讼法律关系发生的前提,是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中的一条红线。当这一法律关系消灭后,其他法律关系也不复存在。这也表明,同一诉讼中的若干个法律关系并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统一、协调存在的,共同服务于正确、及时、合法解决民事纠纷这一宗旨。

  2、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既是分立的,又是统一的

  在同一诉讼中 ,人民法院与各诉讼参与人之间诉讼法律关系有主有次,彼此分立。人民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法律关系是主要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当事人之间实体权益之争。人民法院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诉讼法律关系虽处于次要地位,但也是为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益之争服务的。因此,彼此分立的诉讼法律关系又是统一的。

  行文至此,已接近尾声,希望大家看完后对“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这一问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若是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上的在线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你好,我想咨询下民事诉讼法的相关问题
你好,请问你有关于民事诉讼法的什么问题需要咨询呢?您可以把案件事实或具体的问题形成文字材料发给我们或当面谈一谈,我们将会为您提供一对一的专业解答。
什么是民事诉讼
什么是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法适用哪一条?
你是想问什么?民事诉讼法几条是何意
民事诉讼法适用哪一条?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主体,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其相互之间。提起民事诉讼的范围包括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产生的纠纷,其中财产关系是指基于物质财富关系
民事诉讼包括什么,需要走哪些程序
民事起诉的具体程序如下: 1、原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2、法院受理后,向原告送达受理通知书和开庭传票,并通知交费;向被告送达诉状和证据材料副本、开庭传票
人跑了,民事诉讼应该走什么程序
债务纠纷诉讼就是打民事官司。对一些较为复杂、对方当事人较难对付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很难解决的案件,债权人就可选择诉讼程序来解决。
民事诉讼需要什么程序,要花多少钱
诉讼费是指当事人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程序应当缴纳的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诉讼费用包括: (一)案件受理费; (二)申
民事诉讼,需要填写对方什么资料?
你好,具体看案件情况而定
民事诉讼状是什么意思,这样犯法不
你好,你的不是问题而是知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既要求其承担刑事责任(判刑)又要求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凡是刑事案件都要有公诉人出庭的,民事案件没有公诉人出庭
如何规定民事诉讼时效?为什么要建立诉讼时效制度?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申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 一般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