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更新时间:2019-11-29 14: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共有原则和特有原则,共有原则一般就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等,而特有原则就是民事诉讼法中特有的基本原则,那么您知道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吗?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为您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平等原则

  2、同等、对等原则

  3、辩论原则

  4、处分原则

  5、诚实信用原则

  6、检察监督原则

  7、支持起诉原则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之规定:

  第五条 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第六条 法院独立审判原则

  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七条 法院审判原则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八条 当事人平等原则

  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条 法院调解原则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第十条 审判基本制度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第十一条 使用母语进行诉讼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民事诉讼的权利。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 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第十二条 辩论原则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

  第十三条 诚信原则和处分原则

  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第十四条 检察监督原则

  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十五条 支持起诉

  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关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的相关内容,不知道有帮助到各位小伙伴吗?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基本原则,主要是平等原则等。如果您后续还有什么不懂的法律问题,可以随时向找法网的在线律师进行咨询,他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民事诉讼规则
民事诉讼规则
诉讼时效
想咨询一下民事诉讼案
你好,具体情况可以详细谈下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民事诉讼案件?
在民事诉讼中,准备起诉状是关键。起诉状应明确记载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同时,要详细阐述诉讼请求和所
想了解民事诉讼
在民事诉讼中,准备起诉材料至关重要。首先,需准备起诉状,明确列明原告、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其次,根据案件性质,收集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如合同、发票
关于民事诉讼案件
有相关法律问题可以聘请律师提供法律上的服务
针对提起民事诉讼需要准备哪些
提起民事诉讼需准备充分材料。1. 收集与案件相关的证据,如书证、物证等。2. 撰写起诉状,明确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3. 准备原被告主体资格证明,如身份证明。4
民事诉讼费用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费用根据案件类型和金额而定。财产案件按涉案金额比例交纳,非财产案件有固定费用。处理方式包括:1. 按时交纳,确保案件顺利进行;2. 申请缓交或减交,需符
民事诉讼。民事纠纷问题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依法行使诉讼权利。这包括提起诉讼、提供证据、进行辩论等。同时,当事人也需遵守诉讼秩序,尊重法庭判决。若对判决不服,可依法提起上诉或申请再审
夫妻共同债务偿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夫妻共同债务应共同偿还。具体操作:1. 确定债务性质及金额;2. 协商或依法判决清偿比例;3. 执行清偿计划,确保按时偿还;4. 如遇争议,可寻求法律援助或通过
关于离婚后财产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离婚后财产平均分配。共同财产如工资、奖金等平均分割;个人财产如婚前财产等归个人。协商不成可诉诸法律,法院将依法判决。务必及时处理,以保障双方权益。
民事诉讼中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在时效期内需及时采取行动,如起诉或请求履行,以保留权利。超过时效,权利可能不受保护。特殊情况可向法院申请延长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