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写的取保候审申请要给家属看吗

更新时间:2021-08-17 16: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律师在诉讼过程中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代理或辩护服务的人。在刑法中,律师充当着为犯罪嫌疑人辩护的角色。当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律师可以为犯罪嫌疑人进行取保候审申请。律师写的取保候审申请要给家属看吗?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

  一、律师写的取保候审申请要给家属看吗

  律师代写,即帮助家属书写申请书,申请人实际为家属,需要家属签字。

  如果是律师直接申请取保候审,那么需要家属的授权,律师事务所的公章等。则不需家属签字。

  两个取保候审的效力都是一样的。

  二、律师会见当事人的手续

  1、律师的执业证(原件和复印件)

  2、律师事务所的证明(律所出具的《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专用介绍信》)

  3、刑事辩护委托书(如果是法律援助的,则需要出具法律援助公函)

  4、委托人(一般是当事人家属)身份证件和亲属关系证明。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只要具备这些手续文件,律师可以随时会见当事人,不受会见时间及次数的限制,建议提前预约。一般的刑事案件,如果持有前述的证件,看守所就应该在48小时内安排会见。

  三、取保候审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第七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这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律师写的取保候审申请要给家属看吗的相关内容。取保候审针对的是有犯罪嫌疑的当事人,所以取保候审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以确保取保候审不至于发生社会危害性。若您还有其它问题,欢迎向找法网律师进行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取保候审 申请人 律师
律师办理取保候审的流程:首先,由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友与律师事务所办理委托手续,由律师事务所为犯罪嫌疑人指派律师。其次,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友应提出保证人或提出愿意交纳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律师代为申请取保候审申请书
嫌疑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符合条件的,可以委托律师代为申请取保,取保时需要提供申请书以及保证金或者保证人作为担保
律师 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律师办理取保候审的流程:首先,由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友与律师事务所办理委托手续,由律师事务所为犯罪嫌疑人指派律师。其次,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友应提出保证人或提出愿意交纳
律师申请取保候审 逮捕
律师办理取保候审的流程:首先,由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友与律师事务所办理委托手续,由律师事务所为犯罪嫌疑人指派律师。其次,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友应提出保证人或提出愿意交纳
取保候审由律师申请还是家属申请
取保候审可以由家属申请也可以委托律师申请,在专业的角度建议委托律师申请。
她想找律师办理取保候审,律师申请取保候审会成功吗?
您好,嫌疑人被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之后,在从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符合法定条件均可随时申请取保候审。委托律师能够更为专业为您保障合法权益。如需法律帮
申请取保候审需要律师吗
建议委托律师办理
运营车辆误工费起诉流程
按照保险合同约定执行
挂靠贸易属于无效合同
买卖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法律形式掩盖违法目的; 4、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