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精神病居民如何申请低保申请书

更新时间:2021-06-01 16: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居民如果要写低保申请书的话,要按照相关的低保申请书的格式来写作,一般来说,低保申请书需要按照相关的申请条件来申请,只有获得相关的条件才能申请低保。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城镇精神病居民如何申请低保申请书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城镇精神病居民如何申请低保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

  我叫xxx,xx县xxx镇(乡)xxx村第x组人。xxxx年xx月出生,现年xx岁,由于原先家境贫寒,小学只读了x年级,家中有四口人,此刻居住在自家的土房子里,房屋是xx年自我动手建的,住房面积为xx平方米。我家收入只有xx元,家中生活困难,特申请低保。我的家庭状况是:

  我本人,xxxx年生,xxx病,长年有病。一向没有没有工作也没有固定的收入。

  妻子,xxx,xxxx年生,没有参加过工作,没有任何收入。

城镇精神病居民如何申请低保申请书

  女儿,xxxx年出生,早就远嫁外地,住贵州省xxx,曾在当地的砖厂打小工,月工资xx元。其夫,是同厂的拉砖工人,月工资xx元。她有一个女儿,x周岁。她家生活也很困难,不能给我生活费用。

  儿子,xxx,xxxx年生,先天性呆傻,无工作无收入。

  由于我和我丈夫年纪大了,干不动农活了,加上积劳成疾,昂贵的医药费让我没敢再跨过医院的门槛,此刻生活举步维艰,特请求政府给我们解决实际困难,给予我最低生活保障。此刻不能劳动,年老多病,妻子早丧。冬天没有棉被盖,大冷天也没有炭火烤。两个儿子也都是本土农民,家境一向不太好,为抚养孙辈长大成才,俱已负债累累。根本无力照看我这孤寡老头。由于旧伤在身,腿部风湿一向没得痊愈。

  每年医药费开支都在三四千元以上,凭一己之力根本不能负担。加之此刻已丧失基本劳动潜力,只能靠日常捡些破烂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常常是有这顿,没下顿,生活个性艰苦。此刻连平时控制病情的药只好停了;幸好,我听说我的这种状况能够申请低保,我异常的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能够救我于水火。于是几经斟酌之后,我个人特向您们申请低保,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

  我有理由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相信伟大的政府会给我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的生活危机,向我伸出援助之手!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城镇精神病居民如何申请低保申请书的相关内容,申请低保的过程中,要符合申请低保的条件才能申请低保。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老年人患精神病申请农村低保怎么写?
你好,申请低保需要提交一下信息: 1、低保申请书、承诺书、授权书; 2、身份证、户籍索引复印件(原件备查); 3、家庭成员收入状况证明; 4、残疾人提供《中华人
如何申请城镇低保?
最低生活保障申请条件 1、具有当地户口; 2、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本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3、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本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患了精神病,申请享受农村低保怎么写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精神病人如何办理低保?
精神病人可以吃低保,但是要符合申请低保的条件。该条件主要是精神病人所在的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低于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如果符合申请条件的,就可以享受低保待遇。
农村申请低保申请书怎么写?
你好,申请低保需要提交以下信息: 1. 申请书、承诺书、授权书。 2. 身份证、户籍索引复印件(原件备查)。 3. 家庭成员收入状况证明。 4. 残疾人提供《
农村的怎样去申请低保?
可以申请享受城市低保的条件: 1、必须是持有本地非农业常住户口的居民。 2、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人、抚养、抚养义务人的。 3、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
平困户申请低保,申请表怎么写
你好,申请低保需要提交以下信息: 1. 低保申请书、承诺书、授权书。 2. 身份证、户籍索引复印件(原件备查)。 3. 家庭成员收入状况证明。 4. 残疾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