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的情形及法律后果

更新时间:2020-06-09 14: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合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一般情况下合同都能按照我们的意愿发生相应的法律后果,但是合同也存在着无效的情形,那么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合同无效的情形及法律后果,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民法总则和合同法,可导致合同全部无效或者相应的合同条款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

  1、主体不合格且未获合格主体追认

  主体不合格一般情况下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经合格主体追认,一般可以认定为有效,比如:(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如果法定代理人事后追认的,可以认定为有效;如果不予追认的,该合同一般无效,但是纯获利益的合同和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自然有效。(2)法定代理人不合格且相对人有过失而成立的合同,该合同无效;(3)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且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该合同无效。

  2、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该类合同并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一般属于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只有在损害了国家利益时,才属于无效合同。

  3、恶意串通,并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比如债务人为逃避债务或者规避法院强制执行,而与相对方订立虚假的买卖、赠与或抵押合同等;再比如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订立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合同,等等。

  4、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比如,有些房开商因缺少流动资金,让公司员工的名义与本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套取银行贷款,待资金回笼后再与员工解除房屋买卖合,即通俗说的“假按揭”行为,这类商品房买卖合同就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也是无效的。

合同无效的情形及法律后果

  5、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我国民法总则等有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提法,比如,危害国家公序的行为,如以从事违法或者帮助违法行为作为内容的合同;危害家庭关系的行为,约定断绝亲子关系、婚姻关系中的违约金约款等;违反传统道德的行为,如对小三的赠与合同;含有赌博性质的合同,等等。

  6、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此处的法律,应处狭义理解,是指由全国人大或期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而行政法规,则是指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只有违反这类层级的强制性规定,才可以导致合同无效,其他层级比如部委规章、地方性法规等,均不构成。

  还要注意,此处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又分为效力性规定和管理性规定,如果违法的是管理性规定,并不属于无效,典型的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对未取得权属证书的房屋不得转让,这一条规定,在《物权法》出台以前的审判实践中多被作为效力性规定,对于未取得权属证书而房屋转让合同被认定为无效,而现在审判实践中则将该规定认定为管理性规定,并认定转让合同有效。

  7、对于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免责的合同条款。

  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有些民间约架,甚至叫上中间人作见证书面约定约架过程中被打残或者打死另一方不用承担责任之类,这类合同或者条款,也是无效的。

  8、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

  所谓格式合同是指由一方当事人预先拟定合同,并可针对不同的对象反复使用,相对人在定合同时无法磋商合同的内容的合同。比较常见的比如一些保险合同、通讯服务合同等等。根据合同法,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二、合同无效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

  合同被确认无效,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人部分的效力,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当事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如果合同被宣布无效,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如果合同无效是属于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三、合同无效后如何要求赔偿损失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事人不知合同无效而依合同为给付义务,并不一定会造成损失,如造成损失,依合同无效的原因由对合同无效负有过错责任的一方或双方承担损失。如果损失是由于因其他原因引起的,如对交付的标的物使用不当造成损坏,则应由对该损失有直接责任的人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对于无效合同的责任就是承担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不能再追究违约责任。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合同无效的情形及法律后果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合同无效存在多种情形,一旦合同存在这些情形,会导致合同自始无效,如果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需要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若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登陆找法网免费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无效借款合同有什么后果
无效的借款合同应遵守以下规定:首先,必须返还因合同而获得的财产;其次,如果无法返还或无需返还,则需要进行折价补偿;再次,过错方需要赔偿对方的损失;最后,如果双方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主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
当合同出现无效情形,如欺诈、胁迫等,处理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双方无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解决;若有争议但希望避免诉讼,可以选择调解或仲裁;若争议复杂或无法通
无效合同有什么种类其法律后果是什么?
无效合同涉及多种情形,其法律后果主要包括返还因合同取得的财产、无法返还时的折价补偿以及过错方的责任承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涉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情形应重点关注其
无效劳动合同所引发的法律后果
无效劳动合同需依法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1. 确认劳动合同无效原因; 2. 支付劳动者参照相同或相近岗位的工资; 3. 如有过错导致对方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
什么是无效合同法律后果是什么呢
合同无效后,核心任务在于返还财产并赔偿损失。具体操作包括:首先需要明确合同无效的原因,并通过协商或诉讼等方式确认其无效;然后需要核算双方已经发生的财产交易,对于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法律依据是什么
无效合同的处理方式包括返还财产或折价补偿,以及有过错需赔偿。具体操作如下: 1. 若能返还财产,则双方应互相返还; 2. 若不能返还,则按财产价值折价补偿;
借款合同无效产生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借款合同无效,应: 1. 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 2. 若财产不能返还或无需返还,则折价补偿; 3. 过错方需赔偿对方损失; 4. 各方均有过错时,各自承担责
合同无效有什么情形合同无效的后果有什么
合同无效需依法处理。具体操作为:1. 确认合同无效后,双方应返还因合同取得的财产;2. 若财产无法返还或无需返还,应进行折价补偿;3. 根据双方过错情况,有过错
合同无效之法律后果探究
合同无效后,应依法处理。具体操作为:首先确定合同无效原因,若能返还财产则返还,不能则折价补偿;其次,分析双方过错,有过错方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最后,处理过程中需遵
关于抵押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的
抵押合同无效后,应依法处理。具体操作包括:1. 确认合同无效原因;2. 协商或诉讼确定财产返还方式;3. 如不能返还,协商折价补偿方案;4. 处理过程中遵守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