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制度框架构建完善公益诉讼机制

更新时间:2020-06-15 17: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关于公益诉讼制度,不同的观点都有不同的认知,其中认为是指特定机关或者组织等,在授权的情况下,对违反规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个体提起的诉讼方式。那么大家知道如何以制度框架构建完善公益诉讼机制吗?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如何以制度框架构建完善公益诉讼机制

  如何以制度框架构建完善公益诉讼机制

  1、建立侦查工作制度,明确具体工作要求。要求侦查机关在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类刑事案件立案后三日内,将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和主要犯罪事实通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要求侦查机关申请相关司法鉴定时,一并评估鉴定公益损害造成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

  2、建立检察工作制度,落实具体查办流程。一是指派专门检察官对案件线索是否符合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条件进行初步评估、判断,并将评判结果及时反馈侦查机关。二是检察机关可就相关案件公益损害事实部分提出明确、具体取证意见。三是检察机关查清基本事实、查证证据属实、确定生态环境费用后,及时发布诉前公告。

  3、建立联络工作制度,确保及时有效沟通。检察机关、侦查机关明确各自业务联络员,同步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工作落实到人,确保及时应对、解决该类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新情况、新问题。

  4、建立会议工作制度,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同研究检察机关、侦查机关协调配合中存在问题,制定处理意见,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关于“如何以制度框架构建完善公益诉讼机制”的相关内容,不知道有帮助到各位小伙伴吗?小编提醒大家,可以从建立侦查工作制度以及检查工作制度等方面处罚构建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如果您后续还有什么不懂的法律问题,可以随时向找法网的在线律师进行咨询,他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的区别。
您好,行政赔偿诉讼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失提出赔偿请求,行政诉讼是对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分流
具有公权性,与调解、仲裁这些诉讼外的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相比,民事诉讼有如下特征:民事诉讼是以司法方式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是由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争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概念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主要有和解、调解、仲裁。争议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设在基层的各种调解组织调解,也可以提交其他非司法机构(仲裁委员会)加以解决。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法院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非诉讼途径主要指:投诉、调解、裁决、仲裁、申诉等。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民事诉讼财产保全担保机制
你好,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财产保全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
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的区别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