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资格证明在哪开

更新时间:2021-05-10 09: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监护人证明就是证明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监护关系存在的凭证,一般情况下在当地的村委会可以开具监护人资格证明。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监护人资格证明在哪开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监护人资格证明在哪开

  监护人证明可以由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出具,但必须加盖当地派出所的印章。当地派出所也可以直接出具证明和盖章。

监护人资格证明在哪开

  二、监护的设立

  1、法定监护

  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依次有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

  法定监护人有顺序在前者优先于在后者担任监护人的效力。但法定顺序可以依监护人的协议而改变,前一顺序监护人无监护能力或对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权从后一顺序中择优确定监护人。

  2、指定监护

  指定监护是指有法定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对监护人有争议时,由监护权利机关指定的监护。

  3、委托监护

  委托监护是由合同设立的监护人,委托监护属意定监护。委托监护可以是全权委任,也可以是限权委任。前者如父母将子女委托祖父母照料或配偶将精神病人委托精神病院照料;后者如将子女委托给寄宿制学校、幼稚园等。

  三、监护人的职责有哪些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防止被监护人受到不法侵害;

  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3、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4、妥善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对于被监护人财产的经营和处分,应尽善良管理人的注意;

  5、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6、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7、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监护人证明可以由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出具,但必须加盖当地派出所的印章。当地派出所也可以直接出具证明和盖章。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监护人资格证明在哪开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撤销监护人资格 管辖法院
撤销监护人资格由有权的个人或者组织向被监护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撤销监护人的资格后
民法总则 第三十六条 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法定监护人证明哪里开?
有的街道可以开具此证明。
如何起诉撤销监护人资格
撤销监护人资格由有权的个人或者组织向被监护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撤销监护人资格制度概念
民法总则 第三十六条 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
我想咨询监护人证明在哪个部门开取
按照民法典规定,民政局、村委会都可以指定监护人
哪里可以开监护人证明?
未成年人监护人证明应该到该未成年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户籍管理部门开。若被监护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证明由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
请问监护人证明哪里能开
到当地公安派出所咨询办理。
请问,欠条官司一般怎么审
当事人因他人欠账不还起诉他人的,法院的开庭时间一般根据具体的工作安排确定,但应当在六个月之内审结。《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
在网上办理贷款,收到银监会盖章的解冻书,是不是被骗了
你好,这种情况可能是新型诈骗,建议谨慎处理
借给他人后,银行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了哪些责任
如果他们拿该卡洗钱或从事其他非法交易活动,你要承担连带责任
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有什么
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包括:企业非法吸收资金的风险;借款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不具有放贷资质的风险;以及贷款人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给企业的风险等。法律依据:《最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