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个人信息是罪吗

更新时间:2021-05-18 14: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在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任何知晓公民个人信息的个人与企业都有义务保管好公民的个人信息,不能够随意泄露。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泄露个人信息是罪吗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泄露个人信息是罪吗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是罪,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能够犯罪。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本身以及单位的工作人员(自然人)。

  4、主观方面:故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泄露个人信息是罪吗

  二、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

  (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第六条 为合法经营活动而非法购买、收受本解释第五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利用非法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获利五万元以上的;

  (二)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购买、收受公民个人信息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将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的,定罪量刑标准适用本解释第五条的规定。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客体

  (1)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它是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之一。研究犯罪客体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我们认识犯罪的本质特征,有助于准确定罪和量刑。

  我国《刑法修正案(七)》第七条规定“在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即将其第七条的内容归置在刑法典十大犯罪客体之一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而我国的十大犯罪客体是按照同类客体的原理进行区别的,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但它不是决定犯罪性质的最重要因素。决定犯罪性质的最重要因素是犯罪直接客体,直接客体是研究犯罪客体的重点,它揭示了具体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性质以及该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同时它也是是司法实践中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键。本条所反映的公民的个人信息被侵犯,即本条的犯罪直接客体是公民的个人信息权。

  (2)个人信息的具体内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之规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是罪,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能够犯罪,如果情节轻微的,那么不属于犯罪。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泄露个人信息是罪吗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打市长热线投诉保密,我的个人信息会泄露吗?
有什么证据吗?我们可以具体沟通情况后详细帮您解答或者携材料面谈
收集别人的个人信息犯法吗
违法,应停止收集并删除信息。 1. 立即停止收集行为,避免进一步违法。 2. 删除已收集的个人信息,确保信息不被滥用。 3. 如涉及敏感信息,应采取加密等措施加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的个人信息被某游戏公司泄漏了犯法吗?
泄露个人信息是犯法的。违反国家的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你好王律师有人在网上恶意造谣我并把我的个人信息透露出去犯法吗
在网络上造谣的行为若造成严重后果,可能构成犯罪,并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具体来说,如果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扫陌生人发给我的赞赏码会泄露个人信息吗?
您好,如果是微信或者支付宝官方声成的,可能只会显示您的昵称信息,但是如果经过非官方制作的,建议谨慎扫码,可能会泄露一些您个人的隐私信息。
泄露他人号码犯法吗
泄露别人电话号码属于违法。
未成年人泄露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是违法的吗?
未成年人隐私被别人泄露的处理方式如下: 1. 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发布私密信息的,应当及时提示,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2. 对泄露隐私者,根据
你好,泄露个人信息犯法吗
行为人故意泄露他人个人信息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具体规定如下: 1.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
泄露个人信息犯法吗
泄漏他人信息违法。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犯罪主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