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探望权

更新时间:2021-01-07 14:19: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有些夫妻可能因为在离婚时闹翻了,于是其中一方就带着孩子独自生活,拒绝另一方对孩子的探视或者是陪伴,事实上这种行为已经侵犯了他人探望权。那么什么是探望权呢?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进行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探望权

一、什么是探望权

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二、什么是探望权的中止

探望权中止是指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探望权不宜继续行使,而由人民法院依法暂时停止探望权的行使。探望权是离异父母依法享有的法定权利,不得任意阻碍、限制甚至剥夺。但是,如果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严重损害子女的利益时,就应对其探望权的行使给予必要的限制。

探望权的中止以出现法定的中止事由为条件。中止探望权行使的法定事由,婚姻法并未具体列举,而是概括的规定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一般而言,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主要有:

(1)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

(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

(3)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

(4)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

(5)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中止探望权的惟一条件是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至于其他原因,如父母之间相互关系恶化,或探望权人未及时给付抚养费等,都不能成为中止探望权的理由。

三、离婚后子女的探视权该如何行使

1、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2、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3、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什么是探望权的信息,由上可知,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举报人的责任
举报人没有什么责任
什么是两闲三地
可以直接面谈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问问是什么原因
你好,既然你收到了应诉通知书。那对方上诉是确定的。只是是否书面审理吧。所以提供答辩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建议来电或来所直接咨询。
云南孩子抚养费标准2023多少钱一个月
法律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抚养费最高给付标准不为固定的,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三个儿,老大不要,老也不要,咋办
可以起诉,要求承担抚养义务
聋人离婚后能否给予无人儿童抚养补贴?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方在被扶养人成年之前都需要对其支付抚养费。但是也有例外情况: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
就是很会做面子,把所有的锅都给我背了,我现在就是想把这一切都断了,该怎么去做合适?
父母遗弃孩子孩子的维权方式: 1、受害人可以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受害人所在单位予以劝阻。 2、受害人可以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受害人所在单位予以调
父亲不给抚养费被强制执行对孩子有影响吗
常见处理方式有申请强制执行、调解协商等。选择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双方关系良好可尝试调解;若对方态度坚决,则可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根据法律程序采取措施,确保
孩子用家长身份证
家长应首先联系相关平台,说明情况并要求更正或删除信息。同时,提醒孩子不得再次使用他人身份证,并教育孩子正确使用个人信息。
老公出去打工,不给家里生活费,不管家庭怎么办?
若老公不给生活费,您可以:1)与他深入沟通,了解原因,尝试达成共识;2)寻求亲友或社区调解,协助解决矛盾;3)准备相关证据,如收入证明、家庭开支等,向法院提起诉